观诸贡士就试

圣朝四海同文日,士子三年大比时。

总谓风云宜进步,那知衡鉴不容私。

周垣设棘防严密,内院分经较阅迟。

愿得真才辅明主,万方臣庶乐雍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盛况与公正性。首句“圣朝四海同文日”点明了当时国家文化统一,四海之内共享同一文字的时代背景,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文明的普及。接着,“士子三年大比时”则具体描述了科举考试的周期与规模,表明了朝廷对选拔人才的重视。

“总谓风云宜进步,那知衡鉴不容私。”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人才选拔公平公正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在实际操作中,选拔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标准,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偏私。通过“风云宜进步”,诗人巧妙地将人才的成长比喻为自然界的风云变化,预示着优秀人才的涌现。

“周垣设棘防严密,内院分经较阅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考试现场的严谨与秩序。通过“周垣设棘”形象地展示了考场的封闭与安全措施,而“内院分经较阅迟”则说明了考试流程的细致与时间的严格控制,确保了考试的公正与效率。

最后,“愿得真才辅明主,万方臣庶乐雍熙。”表达了对真正人才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够辅助明君,使国家安定,百姓幸福。这不仅是对考试结果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科举制度的特色与严谨,也体现了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弥封

桥门新水绿生漪,犹带春冰入砚池。

笔陈横斜风雨作,题缄深密鬼神疑。

方当圣主求贤日,正是儒臣报国时。

浅陋屡陪衡鉴末,但存公道答相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夜坐

铜龙漏下鼓初严,群动无哗睡正甜。

明月窥人穿瓮牖,薄寒欺我透筠帘。

宦情暂向公馀遣,诗思多从坐久添。

试问灯花何太喜,恩波揭晓定重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早起

西窗月晓迥沉沉,帘幕低垂院宇深。

琴几睡寒金篆鸭,井床啼彻绿衣禽。

海棠顿醒酣春梦,葵藿同倾向日心。

忆在凤池当此际,天香满袖听纶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唐太守云水巷

吴山万朵玉芙蓉,君住苍崖东复东。

触石云从林杪起,穿岩泉与海门通。

九霄已遂从龙志,千里新成润物功。

追想旧游归未得,弦琴为尔写松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