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应德枉答用韵再赠二首(其一)

十年学道与方迷,退守真惭老氏溪。

下士谁抽青笈秘,高贤久作碧山栖。

三江采秀常舟楫,五岳寻仙独杖藜。

强托著书能暂许,五千文字定传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诗《辱应德枉答用韵再赠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历经十年研习道术却仍感困惑,选择退隐山林以求真谛的境况。首句“十年学道与方迷”揭示了诗人对道术探索的执着与迷失,暗示了追求过程中的艰辛和困惑。

次句“退守真惭老氏溪”借用老子的典故,表明诗人自愧不如老子那样能够超脱尘世,选择在清静的溪边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惭”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谦逊之情。

第三句“下士谁抽青笈秘”借用了道教典故,青笈代表道家秘籍,暗示诗人试图从道家经典中寻找答案,但又感叹自己并非领悟高深之人。“下士”一词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知识的渴望。

第四句“高贤久作碧山栖”则赞美那些已经选择隐居的高人,他们如同隐居于翠绿山峰的贤者,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第五、六句“三江采秀常舟楫,五岳寻仙独杖藜”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河之间泛舟探寻真理,以及在五岳间徒步寻访仙踪的画面,展现出他对道的不懈追求。

最后两句“强托著书能暂许,五千文字定传西”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仍希望能通过著书的方式,将所学的五千文字(暗指《道德经》)传播开来,哪怕只是暂时的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道术的深入思考和个人修行的历程,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道家文化的决心。

收录诗词(510)

尹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辱应德枉答用韵再赠二首(其二)

妖鲵吹浪海沙昏,蜃浦摇氛暗国门。

白面书生谁解武,绿林群盗故称尊。

握奇自识才元辨,抱灌终知寂不言。

豺虎纵横纷在目,可容閒卧碧云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淮南九日有怀寄宝应廖明府

九日淮南繫客舟,无边云雾蔽沧洲。

万方多难孤尊对,千里辞家一剑留。

木叶漫惊公子思,菊花聊慰旅人愁。

长吟忽忆神仙令,目极飞凫天际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吴馆长督学湖南

玉节东驰向楚围,南州衿佩早知依。

洞庭春浪鱼龙变,衡岳朝阳凤鸟归。

此去皋比烦指授,即看绣斧动光辉。

词才旧擅相如丽,莫向梁园赋雪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刘集湖出倅广平

柳色微黄映客衣,长安雪后见春晖。

欲辞旧馆鸿先至,正别新年燕忽归。

故里经心那送远,芳郊对酒怅相违。

卢龙近在邦畿内,合有声华动帝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