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扇面图赠且翁叔

金峨雪窦高入云,西有万顷田畇畇。

下头庄边香稻熟,风景依稀似鹿门。

小舟棹入焚修桥,钓丝摇曳风萧萧。

槎湖新水绿于酒,拟筑糟丘千仞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开篇“金峨雪窦高入云”,以金峨山和雪窦山的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西有万顷田畇畇”则转而描绘了广阔的田园风光,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

“下头庄边香稻熟,风景依稀似鹿门”两句,通过“香稻熟”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丰收的喜悦,还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鹿门山,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小舟棹入焚修桥,钓丝摇曳风萧萧”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垂钓场景,小舟在水面轻轻划过,钓丝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焚修桥”可能是指一座与修行或隐逸生活相关的桥梁,进一步强化了诗中追求内心平静的主题。

最后,“槎湖新水绿于酒,拟筑糟丘千仞高”两句,以槎湖的新水绿如美酒,暗示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同时,提到“拟筑糟丘千仞高”,借用古代文人喜欢的“糟丘”(即堆满酒糟的土丘)来比喻自己想要建造的高大建筑,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和理想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6)

张邦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寒食绵州同兵备宪副曾凤陂登春酣亭

春风吹上春酣亭,江山图画开新晴。

尊前柳花如雪舞,树杪淑气催莺声。

忆昨空亭人叹息,凋尽芙蓉秋水碧。

使君一日下绵州,遂有楼台高百尺。

我亦明山旧隐沦,歇马溪头问春色。

一杯破尽寒食寒,似醉繁花露浓夕。

曾公曾公本英志,见汝先朝几封事。

近日谈玄复有神,听之动我凌云思。

涪江净洗白鸥心,柱史隐动青牛气。

何必区区怀故山,此中亦有君平肆。

形式: 古风

冬日杂咏次东沙叔韵(其一)

云外蒹葭冷,山亭尽日幽。

百年双鬓改,万古一尘流。

陇树知今腊,篱花误昨秋。

独醒谁似侣,湖上片峰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冬日杂咏次东沙叔韵(其三)

地僻少人事,柴门偶一开。

山农镰谷去,渔父卖鲜来。

物色全归竹,霜威或贯苔。

路岐吾自谂,不作阮生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房村闸下阻浅答屠东明韵(其一)

河伯尔何在,黄尘又烈风。

堪嗟今日路,不与昔年同。

满饮事皆足,浩歌心自通。

平成留禹绩,谁复缵前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