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雅吟(其三)幕

旅食莲花借一枝,寄人篱下总堪悲。

半生知己牛僧孺,绝代怜才严挺之。

元夕张灯邀上客,权门弹铗笑群儿。

平原去后扁舟渺,谁上当年乞米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五雅吟(其三)幕》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寄人篱下的漂泊之感。首句“旅食莲花借一枝”形象地写出诗人如同莲花般孤寂,只能暂时栖身于他人的庇护之下,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寄人篱下总堪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的情绪。

诗中提及“半生知己牛僧孺,绝代怜才严挺之”,诗人回忆起一生中仅有的几个知己,牛僧孺和严挺之,他们的友情和才华令人怀念,但如今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更显孤独。

“元夕张灯邀上客,权门弹铗笑群儿”描述了元宵佳节时,诗人被邀请参加宴会,然而在权贵面前,他却感到自己像一个无处施展才华的剑客,只能旁观他人欢笑,寓含着对现实的讽刺和无奈。

最后,“平原去后扁舟渺,谁上当年乞米诗”以平原君的典故结尾,表达了诗人离开繁华之地后的落寞,以及对自己曾经贫困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昔日豪情的追忆和对当下处境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典故,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自我审视和对友情的怀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五雅吟(其四)僧

缘天深处爱逃禅,杖锡名山不记年。

䬪饦高谈坡老宴,袈裟醉贳沈郎钱。

半龛明月寒偎衲,古刹梅花夜擘笺。

携手白莲成一笑,吟魂犹逐虎溪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雅吟(其五)仆

负笈携囊学抱琴,昆崙酿熟玉杯斟。

不甘守舍通关节,却喜浮家有藁砧。

答客一生羞垢面,爱才如汝算知心。

柳车赖汝奴星送,莫作咸阳捧剑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金山寺

挂帆飞渡大江流,重踏金山最上头。

缥缈云烟笼石塔,苍茫树木隐沙洲。

银涛涌出三千界,玉宇回看十二楼。

身在东坡图画里,当年留带是奇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述安司马入郡

长亭祖帐正归期,父老殷勤颂口碑。

奈此多情争卧辙,那堪相送怅临歧!

来曾何暮歌襦裤,去有馀思托赋诗。

可是阳春留不得,万家壶酒拜旌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