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口民房

结茅逢路叉,生计附桑麻。

借宿难容马,披衣易染霞。

枕边蛙语乱,檐角月痕斜。

参得玄同理,何庐非我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间民房的独特体验与感悟。首句“结茅逢路叉,生计附桑麻”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自然质朴的生活场景,茅屋建于道路交汇之处,生活依傍着桑麻,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

接着,“借宿难容马,披衣易染霞”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住宿条件的简陋,又巧妙地描绘了日出时分,霞光映照在衣物上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枕边蛙语乱,檐角月痕斜”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生动,蛙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的寂静,而月光斜照在屋檐上,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参得玄同理,何庐非我家”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领悟到了宇宙万物相通的道理,认为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有心灵的契合,皆可视为家。这种超越物质条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豁达的人生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宇宙真理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43)

黄公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蓝桥村

驿路迢迢暮色催,苍茫托憩碧山隈。

登楼树杪浮青蔼,眺望岚光卷紫堆。

牧竖已横牛背返,山花犹带夕阳开。

桥头多少劳人迹,浪说当时仙子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彭泽县

石城苍壁倚岧峣,俯瞰长河抱郭遥。

帆影萦烟随浪渺,山光入座带云飘。

独怜呼马频惊鹤,何异督邮苦折腰。

赋就归来松菊径,千秋谁不羡高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道上写怀

五载悠悠一武陵,吹竽鼓瑟笑何能。

世途鞅掌情宁恋,故里烟光梦每腾。

花色醉云眠石凳,莺声带月挂萝藤。

依依南望眸何处,柳陌斜阳客思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九江道上

淩虚高塔拥旌幢,水色连天日九江。

翠点青山云袅袅,波摇野艇棹双双。

每思故国怜春树,却望并州是楚邦。

试听枝头黄鸟语,声声似弄送春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