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在元旦时所作,表达了一位忠诚臣子对国家的深情与忧虑。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首联“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一春”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人似乎在说,上天赋予他生命,是为了让他有机会为国效力,然而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一年又一年地过去,却似乎并未能实现他的抱负。
颔联“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多次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竭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以至于头发都变得斑白,面容愁苦。这里通过“丹心”与“白发”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颈联“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自我宽慰。他回顾过去,虽然有许多遗憾与挫折,但能够再次获得生命的机会,他感到庆幸,仿佛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在支持着他。
尾联“璞在不妨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则是诗人对如何继续为国效力的思考。尽管自己可能不被理解或接纳,但他依然愿意奉献自己,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将这份心意传达给最高层的决策者。“璞在”暗示着自己虽遭贬抑,但仍然保持着纯洁的初心,“枫宸”则象征着朝廷或皇帝的居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士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