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日鸣蝉夏木荒,芙蓉半落柳成行。
何人纨扇生新恨,亭馆迎秋夜夜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田园风光图。"落日鸣蝉夏木荒",画面中太阳已经开始下沉,蝉在树梢间鸣叫,而夏日的树木则显得有些萧瑟。这不仅是对景物的一种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芙蓉半落柳成行",荷花已经开始凋零,而垂柳却依然茂盛,一片生机勃勃之态。
接下来的两句"何人纨扇生新恨,亭馆迎秋夜夜凉"则转向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提到的“何人”可能是诗人自指,也可能是对周围环境中某个人的暗示。在这个夏日的傍晚,有人持着纨扇(一种用羽毛制成的小扇子),似乎是在生出新的忧虑或思绪。随后“亭馆迎秋夜夜凉”则描写了诗人在凉爽的夜晚,于亭台楼阁之间,感受着夏日渐去、秋风初起的凉意。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细微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新蝉上树空遗蜕,野雀哺雏争小虫。
粉沾衣袖竹枝雨,香满水亭荷叶风。
动地春风晚未休,吹花折柳却成愁。
尘埃不用频车马,独卧氍毹正拥裘。
平田小雨润新耕,晓日园林信脚行。
衬步野芜吹面柳,可怜春物总多情。
依依漠漠复纷纷,触处相随过晓昏。
知是妄缘除不尽,更教风月助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