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三)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在幽静的居所中蕴含着古老的情怀,一口井划分了西边的墙壁。
谁说三伏天酷暑难耐,只需一杯清凉就能解乏。
先生忍受着口渴,周围喧闹声中他独自静坐。
等到人群散去,他慢慢品尝,那味道更加悠长。

注释

幽居:僻静的住所。
古意:古老的文化或情怀。
义井:寓意深长的井。
西墙:房子的西面墙壁。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止须:仅仅需要。
一杯凉:一杯清凉的水。
先生:这里指主人或尊敬的人。
忍渴:忍受口渴。
群嚣:周围的喧闹。
披猖:嚣张、放肆。
徐酌饮:慢慢斟酌着喝。
逡巡:犹豫不决或从容不迫的样子。
味尤长:味道更加醇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日里寻找一处清凉之地,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景。"幽居有古意"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义井分西墙"则是具体描写他的居所环境,其中“义井”指的是一种井名,可能寓意着清洁或公正的水源,而“西墙”则是他居所的一部分。接下来的"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显示了诗人面对酷暑时刻,只需一杯冷饮便足以解渴,这里的"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候,每个时间持续十天。

"先生坐忍渴"表现出诗人的自制与从容,他能够在炎热中保持平静。"群嚣自披猖"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声音和景象,可能是指自然界的声响或家畜的叫声,而“披猖”则是一种放松的状态。

最后两句"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展示了一群人在酷热过后逐渐散去,每个人都在从容不迫地品尝饮料,享受那份清凉带来的悠长快感。这里的“逡巡”形容人们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在细细品味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气候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节奏的把握与享受,以及他独特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四)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五)

东斋手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六)

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

桤栽与笼竹,小诗亦可求。

尚欲烦贰师,刺山出飞流。

应须凿百尺,两绠载一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尝观不尽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