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晚秋白菊

漙漙清露洗残妆,静倚疏篱暗吐芳。

不逐黄花候秋节,笑看殷叶陨风霜。

寒潭谁致南阳种,晚景宜登靖节堂。

我对冰姿赓雪唱,骑骡无计度飞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白菊的独特魅力与坚韧品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白菊置于清露、疏篱、黄花、殷叶、寒潭、晚景等自然景象之中,展现了其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高洁形象。

首句“漙漙清露洗残妆”,以“漙漙”形容露珠之多,仿佛为白菊洗去尘埃,使其更加清新脱俗。次句“静倚疏篱暗吐芳”,描绘白菊静默地倚靠在稀疏的篱笆旁,悄然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展现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美。

接着,“不逐黄花候秋节,笑看殷叶陨风霜”,通过对比黄花(菊花)与白菊的不同习性,强调白菊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即使面对风霜的侵袭,也能保持微笑,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寒潭谁致南阳种,晚景宜登靖节堂”,这两句运用典故,寒潭象征白菊生长的环境,南阳种则暗示白菊的品种,靖节堂则是陶渊明的居所,这里表达了对白菊品质的赞美,以及将其与古代高士相提并论的敬意。

最后,“我对冰姿赓雪唱,骑骡无计度飞黄”,诗人自比,表达自己对白菊冰清玉洁之美的欣赏,并以“赓雪唱”来呼应白菊的洁白,同时流露出对无法驾驭飞黄(比喻快速前行的事物或状态)的无奈,进一步强化了对白菊独特气质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菊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4)

张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凤池寺

凤去池荒今几年,碧梧翠竹故依然。

鸣檐流水涓涓下,排闼群山衮衮前。

幸有清风继莲社,不堪斜日近虞渊。

归途满眼春耕了,劝课无功愧力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友人惠猩猩毛笔一枝秃甚作诗戏之

猩毛意重鹅毛赠,老不中书一怅然。

宜付削毫贫郑灼,政堪握笔晋僧虔。

判冥即合防抛失,瘗冢宁甘便弃捐。

瓦研蓬窗吾臭味,秃翁相对且忘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婢子翻羹

杯羹卓午荐朝餐,一饱龟肠亦尔难。

穷鬼还来调韩愈,夫人真欲试刘宽。

尚馀食案韭三种,早悟官亭鲙两盘。

传语厨人莫轑釜,不应饿死悔儒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李似矩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元礼清门有四龙,云孙远跨旧家风。

持荷入侍声名早,仗钺宣威节制雄。

晚岁独抛尘鞅外,高怀聊寄药炉中。

堂堂玉树埋黄壤,何事凌烟欠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