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周之深的《游清果寺》,描绘了一次静谧而深远的寺庙探访之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充满禅意的画面。
首句“西郊出郭未十里,寺在白云深处藏”,开篇即展现出清果寺隐匿于自然之中的神秘与幽静。诗人从城郭出发,向西郊行进,未及十里路程,便已感受到寺宇与世隔绝的气息,仿佛它隐藏在白云缭绕的山林深处,等待着有缘之人发现。
接着,“僧为爱闲长闭户,客来无路自回廊”两句,通过僧人与访客的互动,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超脱。僧人因喜爱清闲而常闭门户,但当客人来访时,却能自行寻得路径,漫步于回廊之间,体验那份与世隔绝的宁静与自在。
“近松古瓦落夜子,傍水小池生暮光”描绘了夜晚寺庙周围的景象。近旁的古松与脱落的瓦片,以及傍水的小池在暮色中泛起的微光,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夜景图。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指点依稀饭箩水,不知何处问兴亡”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饭箩水的依稀可见,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生活的简朴。而“问兴亡”的提问,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人生意义的深思,引导读者在宁静的环境中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清果寺独特的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禅宗生活和宇宙真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