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龚子敬一同出游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和友情之深。
首句“清游及新霁,缓步得嘉宾”,开篇即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氛围——在雨后初晴的清新时刻,诗人缓缓行走,偶遇了友人龚子敬,营造出一种闲适愉悦的气氛。
接着,“古木寒泉寺,鸣鸠乳燕春”两句,诗人以古木、寒泉、寺庙、鸣鸠、乳燕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林的宁静画面,既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不乏禅意的宁静祥和。
“山行六七里,舟受两三人”则进一步展示了出游的地点和规模,山路上行走了六七里,小舟上只有两三个人,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旅途的悠长与简朴,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最后,“总是曾经处,何须更问津”两句,诗人感慨道,这些地方都是曾经来过的地方,无需再寻找新的路径。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