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十咏(其十)石席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

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精粹来自天然巧匠,环绕着青翠山峦周全展现。
谁曾想到打磨琢磨如此容易,却深知舒展自如实属艰难。
用角枕带来清凉,藜木床增添高雅氛围。
公务之余暂且休息,只觉肌肤在空寂中倍感寒冷。

注释

结粹:精华。
天匠:自然的巧手。
翠峦:青翠的山峦。
磨琢:打磨。
须信:必须相信。
卷舒:舒展。
角枕:用角制成的枕头。
藜床:藜草编成的床。
雅:高雅。
聊偃息:随意休息。
病肤:疲倦的肌肤。
寒: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宁参的作品,名为《县斋十咏·石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流露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这里的“结粹”指的是精华或美好的事物,“从天匠”则是比喻这些精华如同天工一样奇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惊叹。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这一联运用了古代玉石加工的隐喻,“磨琢”是指雕琢玉石,使其更加光彩夺目,而“卷舒”则象征着文学创作和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里暗示,虽然外物可以通过劳心劳力得到完善,但个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却难以轻易展现。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场景。诗中提到的“角枕”和“藜床”都是古代卧具,“清同置”意味着与自然共存,而“雅并观”则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审美体验。

最后两句“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平静的情感态度。这里的“公馀”可能指的是公共空间或共有的时间,而“聊偃息”则是暂时休息之意。然而,尽管外在环境给予了短暂的安宁,但诗人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寒冷,这种矛盾的情感体验显示出诗人的深层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

宁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县斋十咏(其九)波纹石

何必观春渚,他山质自奇。

危层分荡漾,峭碧认逶迤。

禁陛宜相接,星机好共支。

高空如有阙,一补未为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县斋十咏(其一)思齐楼

高闬营层构,翚飞势自伸。

已闻能赋客,空忆带星人。

彫槛凭秋迥,朱扉敞汉新。

龟趺清刻在,谁共继芳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县斋十咏(其七)载荣桐

几年惟悴质,一旦类生稊。

玉甃青初满,银床绿乍齐。

雅胜玄雨润,高称峄阳低。

况有苍姬叶,还当副剪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县斋十咏(其四)藏书阁署群籍也

洞辟前轩峻,危梯趣若何。

绿苔生未遍,缥帙聚还多。

晓幌吞清旭,秋栏拂静柯。

犹怜铅笔在,公外独频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