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哀诗(其二)袁太常

盖狂汲戆故难平,诡丽文章世所惊。

久历外台还内职,全凭儒术决边情。

批鳞一疏终应省,抉目重阍忍自明。

地下未随龙比去,愧从幽屏得偷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陈宝琛所作,题为《三哀诗(其二)袁太常》。诗人通过对袁太常(袁世凯)的评价,表达了对他的复杂情感。首句“盖狂汲戆故难平”暗示袁世凯的个性狂放直率,不易平息,可能指其政治风格。次句“诡丽文章世所惊”赞扬了袁世凯出众的文采和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第三句“久历外台还内职”描述了袁世凯从地方官职转任中央职务的经历,显示出他的仕途变迁。第四句“全凭儒术决边情”则强调他凭借儒家学识处理边疆事务的能力,表明他对国家的贡献。

第五、六句“批鳞一疏终应省,抉目重阍忍自明”暗指袁世凯曾上疏直言,即使面临困境,也坚持自我表白,表达了他的忠诚与勇气。最后一句“地下未随龙比去,愧从幽屏得偷生”表达了诗人对袁世凯未能善终的遗憾,以及自己虽身处僻远但仍感惭愧,因为还能苟活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袁世凯的才能,又寓含对其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哀诗(其三)联阁学

相招海上一倾谈,外事疑君或未谙。

不道圣恩资馆伴,翻因国论忤枢参。

骈头诸贵宁同趣,琐尾孤雏岂所堪。

似子朴忠真宋学,公孙阿世死多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感别小帆世丈移藩湖南

人生聚散安可量,五年君再官吾乡。

别后相思莫复道,灯前感旧真断肠。

我乘轺出遂归卧,君亦剖竹浮沅湘。

积年党籍坐不调,转徙岭表鸣循良。

豸衣入闽髭满颊,相视此别周星强。

是时节府气沆瀣,喁喁滨海希天浆。

君独胡为慕止足,潞河厂市閒相羊。

徵书强起牧旧治,无乃造物巧报偿?

艰虞欲引义未可,龙性肯与时低昂?

公馀墨墨就我语,玉堂天上谁能忘?

当年忧天亦自哂,宁料及世沧尘扬。

山中麻鞋阙奔问,读诏西向涕泗滂。

伏蒲碧血半亲故,招魂那更哀国殇!

长安如棋近廿载,陆沈谁实尸其殃?

亲贤再起天不憖,剧哉国殄人之亡。

君今移官何所骋,不管耆孺怀甘棠。

哀鸿在野鼠在社,念此岂独离情长。

吾衰倘免蹈海死,还望三至绥南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天心阁雨中山矾开过

冶蜂痴蝶恣飞栖,谁信朝来顿作泥。

池上绿深犹美满,雨中香在转凄迷。

凉湾坠粉供鱼唼,虚榭沈阴费鸟啼。

断送一春还忆昨,却持残烛觅新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石鼓山中送瑞裕如户部丰还京

夜来风雨挟松泉,已似听涛上海船。

人世阴晴那可料,山门钟梵故依然。

举杯莫漫论交态,题石翻从结净缘。

廿载前尘忍回首,翠微铃塔亦成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