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陆先生故岩居

独壑临万嶂,苍苔绝行迹。

仰窥猿挂树,俯对鹤巢石。

上有一岩屋,相传灵人宅。

深林无阳晖,幽水转鲜碧。

拾薪遇遗鼎,探穴得古籍。

结念候云兴,烧香坐终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独自一人站在山谷,四周环绕着无数山峰,青苔覆盖的路上已无行人的踪迹。
抬头看见猿猴挂在树梢,低头则是白鹤筑巢于岩石之间。
高处有一座岩洞屋舍,据说曾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森林深处没有阳光照射,只有幽静的溪水显得更加碧绿。
在捡柴时发现了一只遗弃的古代香鼎,探索洞穴又找到了古老的书籍。
我心怀期待,等待云起之时,整夜坐着烧香冥想。

注释

独壑:孤独的山谷。
万嶂:无数山峰。
苍苔:青苔。
绝:消失。
仰窥:抬头看。
猿挂树:猿猴挂在树上。
俯对:低头面对。
鹤巢石:鹤在石头上筑巢。
岩屋:岩洞屋舍。
灵人:仙人。
深林:森林深处。
阳晖:阳光。
幽水:幽静的溪水。
鲜碧:碧绿。
拾薪:捡柴。
遗鼎:遗弃的香鼎。
古籍:古老的书籍。
结念:心怀期待。
候云兴:等待云起。
烧香坐终夕:整夜坐着烧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与之精神沟通的过程。"独壑临万嶂,苍苔绝行迹"一句,设定了一个高远而又偏僻的山岩环境,壑旁长满了苍苔,没有人的足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着,"仰窥猿挂树,俯对鹤巢石"两句,则通过观察猿猴在树间穿梭和鹤鸟筑巢的情景,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生物和谐共生的情趣。这里的猿猴和鹤,都是山野之灵,与诗人的孤独相映衬。

"上有一岩屋,相传灵人宅"一句,引出了一个神秘的元素,即传说中的仙居。这不仅丰富了景象,也为诗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状态的向往。

"深林无阳晖,幽水转鲜碧"两句,描绘了岩屋周围环境的宁静与清新。阳光难以穿透密林,而幽静的溪流则显得格外清澈,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拾薪遇遗鼎,探穴得古籍"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生活片段。拾起散落的柴火,意外发现古老的鼎鼐;探索山洞,偶然得到古代的书籍。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也象征着他对历史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与追求。

最后,"结念候云兴,烧香坐终夕"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心境。诗人静坐在岩屋中,心怀敬畏之情,等待着云端的灵感,同时通过烧香来净化心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直至日暮。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趣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56)

杨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峡山寺

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

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

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

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

照曜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

端溪瀰漫驶,曲涧潺湲流。

高居何重沓,登览自夷犹。

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幽。

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

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登紫霄峰赠黄仙师

紫霄不可涉,灵峰信穹崇。

下有琼树枝,上有翠发翁。

鸡鸣秋汉侧,日出红霞中。

璨璨真仙子,执旄为侍童。

焚香杳忘言,默念合太空。

世华徒熠耀,虚室自朦胧。

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

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兹焉悟佳旨,尘境亦幽通。

浩渺临广津,永用挹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魏秀才

委檐方滴滴,沾红复洒绿。

醉听乍朦胧,愁闻多断续。

始兼泉向细,稍杂更声促。

百虑自萦心,况有人如玉。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其一)

玉缨翠佩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为君起唱白纻歌。

清声袅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梁尘霏霏暗红烛。

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