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汤侍郎

东括神仙府,三岩福地通。

异人多接迹,相种况同风。

质有璠玙粹,姿全鼎鼐隆。

文章亲视草,丰度早乘骢。

紫橐潜藩贵,金题秘殿崇。

宽卑时自理,诚恪岁乃丰。

身在凝香处,人居和气中。

莺声春蔼蔼,花影日融融。

剑佩沙堤近,讴歌建水同。

愿瞻崧岳表,长与转洪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东方有神仙府邸,三座山岩连接福地。
奇人异士常来此地,风俗相同更增缘分。
品质纯正如美玉,姿态庄重如大锅烹煮万物。
亲笔撰写文章,风采早年就如骏马般昂扬。
紫色官囊显贵气,金色题名显赫殿堂。
无论高低都能自持,诚实恭敬则年年丰收。
身处香气四溢之地,人们生活充满和谐。
莺鸟歌声春意浓,花影斑驳阳光暖。
剑佩靠近沙堤,众人同赞建水。
愿能仰望嵩山之巅,长久融入浩渺天地。

注释

神仙府: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三岩福地:形容吉祥的自然环境。
异人:非凡的人物。
璠玙:美玉,比喻人的优秀品质。
鼎鼐:古代烹饪器具,象征宏大事业。
紫橐:紫色的袋子,象征高贵地位。
宽卑:无论地位高低。
洪濛:形容广大无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为汤侍郎祝寿所作,充满了对汤侍郎高尚品质和显赫地位的赞美。首联“东括神仙府,三岩福地通”描绘了汤侍郎居所的神圣与祥瑞,暗示其人德高望重。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异人多接迹,相种况同风”,表达了汤侍郎与众不同的才德和周围人的敬仰。

诗中“质有璠玙粹,姿全鼎鼐隆”赞美了汤侍郎的内在品质如美玉般纯洁,外在才能如同大锅大鼎般深厚。他不仅才华出众,还亲自起草文章,风度翩翩。“紫橐潜藩贵,金题秘殿崇”则描述了他的显赫身份和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宽卑时自理,诚恪岁乃丰”赞扬了汤侍郎的宽容与勤勉,他的品行使得他无论身处高位还是低位都能治理有方,赢得丰收。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在凝香处,人居和气中”,象征着和谐与安宁。

最后四句“莺声春蔼蔼,花影日融融”以美好的自然景象烘托出汤侍郎生活的惬意与宁静,而“剑佩沙堤近,讴歌建水同”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歌颂和景仰。结尾“愿瞻崧岳表,长与转洪濛”寄寓了诗人希望汤侍郎能像嵩山一样成为国家的支柱,永远引领众人向前。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祝福的寿诗,展现了徐玑对汤侍郎的深深敬仰和对他未来成就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寿曾漕

洪波混浩深无底,分作江河合成海。

由来分合必有源,一点清澄元不改。

皇家德泽在人深,人心已洽天眷临。

爰产真贤佐隆治,南丰昆季玉与金。

南丰先生饱文学,笔端璀璨相参错。

帝制犹如盘诰风,良史不令迁固作。

文昭内翰学于兄,文章馀事德业成。

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

鲁公拜相谁当笔,弟草兄制光如日。

一家盛事今古稀,千载独瞻门第屹。

常时此瑞分为三,朝论鼎立何巉岩。

乾坤清气有时合,合作星郎青似蓝。

中秋五日玉宇澄,非烟非雾朝盈庭。

天上麒麟千载出,人间蟾桂一年轻。

规模局度尤精粹,望见咸知宰相器。

全闽飞最一年馀,丹凤衔书九天至。

知公文字如南丰,爱公德器文昭同。

愿公复取鲁公位,斡补造化通洪濛。

寿公满满称霞觥,勋业长看双鬓青。

乞与芝兰分玉砌,高歌此颂清风生。

形式: 古风

夜凉

夜凉扶杖出山斋,身似孤云倚石崖。

吟就不知山月晓,清风满面落松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奉和翁千四知县千十四隐居山中作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

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

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

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

兄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

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

凉风从何来,池花动轻蔌。

顾□传新章,爽气涤炎伏。

如临古涧旁,泓澄碧环复。

如倚青林下,松风对心读。

善诗如善韵,警响间圆熟。

但令契人心,勿令骇人目。

我爱二君子,芳馨袭兰菊。

迎秋月色新,佳香满晴宿。

安得扁舟去,□□荫溪谷。

论诗暮继朝,吟思俱毣毣。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松风楼篇

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

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

傍松作楼古为务,小著轩楹省斤锯。

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