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其五)辛巳冬和中斋梅词

记歌头、辛壬癸甲,乌乌能知谁晓。

梅花不待元宵好,雪月交光独照。愁未老。

更老似渠□,冷面迎相笑。君词定峭。

但减十年前,偎桃傍李,肯独为梅好。山中好。

可但一枝春早。道边无限花草。

米嘉荣共何戡在,还忆永新娇小。明年了。

又唤起流莺,又自愁鹃叫。东皇太昊。

更不是琼花,香无半点,一笑使人倒。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记得那辛壬癸甲的岁月,乌鸦的叫声谁能理解。
梅花不等元宵节就盛开,雪月交相辉映,独自照亮。忧愁还未老去。
似乎比岁月更加苍老,冷峻的面容却含笑相对。你的词才情出众。
只是比起十年前,你不再像以前那样亲近桃花李花,只钟情于梅花的美。
山中的梅花之美,岂止一枝独秀。路边的花草无数。
米嘉荣和何戡还在,他们还会想起永新的娇小模样。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新的一年,又唤起流莺的歌声,又听到杜鹃的哀鸣。东皇太昊,万物之主。
这并不是琼花般的香气,没有半点芬芳,却让人一见倾心。

注释

辛壬癸甲:干支纪年中的顺序。
乌乌:形容乌鸦叫声。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有观灯赏月习俗。
冷面:形容表情冷漠。
峭:形容词,此处指词才情锐利。
偎桃傍李:比喻亲近美女。
东皇太昊:古代神话中的天帝,象征万物之始。
琼花:传说中的仙花,极香。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摸鱼儿·辛巳冬和中斋梅词》。诗中的意境、用语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开篇“记歌头、辛壬癸甲,乌乌能知谁晓”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通过梅花之美来抒发自己的哀愁。"梅花不待元宵好,雪月交光独照"则描绘了一幅梅花在寒冷冬夜中独自盛开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超脱尘俗、坚强不屈的赞美。

接着“愁未老。更老似渠□,冷面迎相笑”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外界给予的压力,以及他通过微笑来掩饰自己的沧桑感。而"君词定峭。但减十年前,偎桃傍李,肯独为梅好"则表明了诗人的审美观念,他认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超越了平常的物欲。

中间部分“山中好。可但一枝春早”描绘出诗人在山中发现了一枝早开的梅花,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欣赏。而"道边无限花草。米嘉荣共何戡在,還憶永新娇小"则是诗人回忆往昔,表达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结尾“明年了。又唤起流莺,又自愁鹃叫”表露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哀愁,而"东皇太昊。更不是琼花,香无半点,一笑使人倒"则是对传说中仙果琼花的一种比喻,暗示了梅花虽然不如琼花那般神奇,但它的清香和独特之美却能让人心动。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同时,也展示了宋末元初时期文学的特点,融合了传统的意象和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态度。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十八)

醉与君、狂歌又笑,不知当日何调。

孤山梅下吟魂冷,说甚那时苏小。沧波眇。

奈此岛,累累竟是谁家表。归欤白鸟。

看四圣飘香,朱门金榜,化作竺飞峤。

衰也久,旧游梦翠禽绕。坱兮轧、皎兮窈。

相思一夜窗前白,谁识余怀渺渺。残年了。

听画角,悲凉又是霜天晓。馀音杳缈。

叹五十之年,我加八九,君隔几科诏。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二)和谢李同年

记玄都、看花君子,一生恨奈何许。

青云紫陌悠悠者,几个玉人成土。今在否。

但四海九州,屈指从头疏。吾年空负。

看射虎南山,遭逢醉尉,何须饮田父。

神清梦,也是堂堂欧府。此中无破头虑。

种槐不隔鞭蛆恶,更祝二郎儿做。苍苍古。

漫年又一年,老却南公楚。池塘春暮。

笑步步鸣蛙,看成两部,正似未忘鼓。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一)和柳山悟和尚与李同年嘉龙韵

渐无多、诗朋酒伴,东林复几人许。

旧时船子西湖柳,词与东风尘土。重记否。

那月月下旬,且避何人疏。当朝自负。

甚堕髻愁眉,縢韝短后,一往似伧父。

当年事,伤心说庾开府。人生无百年虑。

虎头燕颔人间肉,不是蜜翁翁做。今又古。

是楚对凡亡,为是凡亡楚。朝朝暮暮。

听画角楼头,呜咽未断,重数五更鼓。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十七)水东桃花下赋

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

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堪恨处。

人道是,漫山先落坡翁句。东风绮语。

但适意当前,来寻须赋,此土亦吾圃。

海山石,犹记芙蓉城主。弹过飞种成土。

是间便作仙客杏,谁与一栽千树。朝又暮。

怅二十五年,临路花如故。人生自苦。

只唤渡观桃,侵寻至此,世事奈何许。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