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浙江佥事刘馀庆》由明代诗人刘珝所作,通过描绘刘馀庆的官场形象与品德,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首联“黑首承恩白玉阶,外台元自内台来”,以“黑首”象征刘馀庆的谦逊与低调,他虽承蒙皇恩,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谦卑。而“白玉阶”则寓意高洁与尊贵,暗示刘馀庆在官场上的地位与声望。同时,“外台”与“内台”的对比,表明了刘馀庆出身于外任,但其才能与品行足以媲美朝廷内的官员,体现了他的实力与背景。
颔联“都人尚识风霜面,朝士同推梁栋才”,进一步赞扬了刘馀庆的政绩与人格。在“都人”眼中,刘馀庆的面孔如同经历了风霜考验,象征着他的坚韧与成熟;而在朝堂之士中,他被一致推崇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表明了他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颈联“独鹗飞时秋气肃,双旌行处瘴烟开”,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刘馀庆赴任浙江时的场景。独鹗(孤鹰)在秋天的肃杀中飞翔,象征着他独立不群、勇往直前的精神;双旌(两面旗帜)所到之处,瘴烟散去,寓意着他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清朗与希望,展现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与效果。
尾联“豸衣犹是朝中赐,不着东南半点埃”,以“豸衣”(古代官员的官服)作为象征,强调刘馀庆保持了朝廷赐予的荣誉与尊严,即便远赴东南,也未沾染丝毫污浊。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廉洁自律的坚持,也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馀庆形象的描绘,赞美了他的政治才能、高尚品德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