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樾下怀顾符台并和所寄山泉隐居之作》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联“沽垆不为秫无田,小筑开云望大贤”,以隐士自比,表达了他远离尘嚣、不为名利所动的生活态度。沽垆,即卖酒的小店,此处借指隐居之所;秫无田,意为不求田产,不为物质所累。小筑开云,象征着隐士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建造了自己的居所,期待着与贤者相遇,寻求心灵的共鸣。
颔联“千里结言徒自信,十年称病仗谁怜”,进一步揭示了隐士内心的孤独与坚持。千里结言,意味着隐士虽有志向,却只能自我肯定,无人理解;十年称病,暗示了他长期的隐居生活,以及外界对他的漠视与忽视。
颈联“亭亭夕照移函涧,泯泯春流入响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亭亭夕照,夕阳斜照在山涧之上,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美;泯泯春流,春水潺潺,流入山间的清泉,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尾联“霄汉归来仙跸敛,相思长咏考槃篇”,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霄汉归来,意味着从高远的天空回到人间,仙跸敛,象征着隐士的归隐生活如同仙人般超脱世俗;相思长咏,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深深怀念与敬仰,考槃篇,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描述隐居生活的篇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