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其四)

撼户秋声剥啄棋,惊心局外转伤悲。

每于典籍论终古,只道乾坤似昔时。

已破关河惆怅在,未招魂魄却回迟。

长明灯上诸天近,时有空音答仰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四首,以拜墓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撼户秋声剥啄棋”,描绘了秋日里风吹门响,如同棋子轻敲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次句“惊心局外转伤悲”,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景象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仿佛置身事外却又难以自抑地感到悲伤。

接着,“每于典籍论终古,只道乾坤似昔时”两句,通过对比古代与当下,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人似乎在历史的书籍中寻找着永恒,却发现天地间的一切似乎并未改变,这引发了他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已破关河惆怅在,未招魂魄却回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于国家的破碎,心中充满了哀愁,但又无奈于无法召回逝去的灵魂,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和遗憾之情。

最后,“长明灯上诸天近,时有空音答仰思”两句,以长明灯象征永恒,暗示即使在世间一切消逝之后,灵魂仍能接近那超越世俗的境界。空音的回应,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共鸣,以及对某种超脱之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哲学思考,以及在面对历史巨变和个人命运无常时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其五)

沧江茅屋旧家山,身与秋容共数间。

三卷阴符留麦饭,一丸函谷掩柴关。

黄沙马革羞垂涕,白首鹰扬笑驻颜。

梦到红云深殿里,玉皇新点侍宸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其六)

沟水流离似陇头,疏篱断彴不禁秋。

关心风月钩牵恨,开眼江山挟带愁。

龙斗捎天悲穴鼠,鸢飞跕水羡眠鸥。

茫茫禹迹无凭准,自剔残灯画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其七)

配天列圣万年功,弓剑衣冠覆载中。

赤羽九乌齐捧日,白翎一鸟亦呼风。

金山御气千年紫,银海神灯乙夜红。

看说诺皋应拊手,官家终古属刘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其八)

江村隈隩水逶迤,白首长吟忆渼陂。

笼鸟疏窗温汉语,林乌密叶拣南枝。

狐惊构火鸣呼数,犬直传更戍守移。

莫笑牧儿思曲盖,梦阑腰带有鱼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