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象先处士十韵

前身应画师,摩诘初自许。

咫尺论万里,宰也少陵与。

朱翁趣岂凡,山水忘羁旅。

晴窗布风云,夏木回炎暑。

坐来摧虎头,兴尽秃鸡矩。

况其尘外怀,出门皆胜侣。

一画不轻付,俗子吾避汝。

能令希世迹,千载得处所。

斯人定何如,箧有东坡语。

画以适其意,能文不求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赠朱象先处士十韵》是宋代诗人刘季孙对友人朱象先的赞美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朱象先作为画家的独特才华和高尚情操。

首先,诗人将朱象先比作“画师”,并引用了王维(摩诘)自许为画师的典故,暗示朱象先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和自信。接着,通过“咫尺论万里”这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朱象先作品中蕴含的广阔视野和深远意境,仿佛在他的画作中,即使是咫尺之间也能感受到万里的辽阔。

“朱翁趣岂凡”一句,赞美朱象先的趣味非凡,不仅体现在绘画上,更在于他能够忘却羁旅之苦,享受自然之美。接下来的几句,“晴窗布风云,夏木回炎暑”,生动描绘了朱象先在晴朗的窗前创作时,云雾缭绕,夏日的树木仿佛能驱散炎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坐来摧虎头,兴尽秃鸡矩”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朱象先在创作时全神贯注,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表现了他的艺术热情和执着追求。而“一画不轻付,俗子吾避汝”则表明朱象先对于作品的珍视,不愿轻易将其交付给不懂欣赏或不尊重艺术的人。

最后,“能令希世迹,千载得处所”赞扬了朱象先作品的不朽价值,即使在千年之后,仍能被世人所珍视。诗人还提到,朱象先不仅擅长绘画,还能文,这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多才多艺和全面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象先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艺术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45)

刘季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

  • 字:景文
  •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1033~1092

相关古诗词

三高祠咏古三首(其一)

大湖际天碧,浩荡浮万象。

中有洞庭山,天作蓬壶样。

芦苇秋萧萧,时闻发渔唱。

风顺如可寻,月明迷所向。

有人在扁舟,发白意夷旷。

扣舷了不顾,出没信波浪。

心已类水石,何由知得丧。

遗民至如今,自古惟越相。

初为吴都囚,君臣忧醢酱。

忍耻人谓愚,祈生世知妄。

尪癯脱万死,归国奇谋创。

行师舞群姓,下令跃诸将。

夜半覆姑苏,夫差始悲怆。

安恻宽晷刻,反掌成伯王。

江山入会稽,功高谁与抗。

宠利速祸败,忠臣半诛放。

遁去举邦求,君王铸形状。

寂寥数千年,相见霜缣上。

形式: 古风

三高祠咏古三首(其二)

吴江净如镜,吴艇轻如飞。

吴山远如画,此景天下稀。

秋风晓槭槭,秋雨凉霏霏。

谁将菰菜撷,正是鲈鱼肥。

时有季鹰者,怀此知所归。

浩歌有馀乐,肯乐首阳饥。

亲朋不可挽,飘忽云边衣。

亦闻有富贵,大第严朱扉。

食必列钟鼎,侍妾鸣珠玑。

簪裾望颜色,宾从生光辉。

一言转造化,枯朽生芳菲。

功高责更重,势或干天威。

福深祸亦称,颠覆始知机。

斯人悟兹理,吊世潜欤欷。

浮沉顾宠禄,安能与心违。

沧波浩无际,草木情依依。

可以恣幽步,白云藏钓矶。

静引一杯酒,高歌怜昨非。

数峰太湖上,斜阳明翠微。

虚亭展遗像,想见犹忘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三高祠咏古三首(其三)

人物盛东南,莫如吴郡陆。

汉季逮唐来,班班闻史牍。

门庭迭辉赫,龙虎争驰逐。

风流郁兰桂,气象鲜车服。

鲁望乃其裔,清标映宗族。

文章及者鲜,意趣超然独。

宁从一瓢饮,不枉万钟禄。

云烟蔼巾袖,星斗粲胸腹。

来居笠泽旁,萧萧数间屋。

厨中甑起尘,笔下珠盈斛。

吟须僧舍题,醉就友人宿。

醒将太玄解,卧把离骚读。

心惟近渔钓,迹亦混樵牧。

韵高谁可听,皮子往还熟。

唱酬数百篇,名流必雌伏。

业书类有道,不赋长沙鵩。

晚泊松江上,遗图见眉目。

分明孤鹤姿,轩昂骇鸡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游越山寺看泉

龟溪有路莲花引,鹫岭无时云雾生。

聊放此身留舴艋,不逢人处听泉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