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其三)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野外炊烟和鸟儿各自欢畅,枕着山篱又度过多少年。
无法改变天意,命中注定,长久以来与世间缘分已尽。
骑着牛抬头吹笛,骑鹤出行哪里有钱买?
秋天芦苇摇曳,石桥映照月光,仅靠品尝荷香也能成仙。

注释

野烟:乡村炊烟。
啼鸟:鸣叫的鸟儿。
忻然:愉快的样子。
奈何:无可奈何。
天有命:天意难违。
久当已矣:长久如此。
跨牛:骑牛。
仰面:抬头。
横笛:吹笛子。
骑鹤:骑鹤寓意超脱尘世。
缠腰:环绕腰部。
那办钱:无从筹措钱财。
芦苇:秋季植物。
秋声:秋风吹过的声音。
石桥月:月光照在石桥上。
餐荷气:吸食荷花的香气。
成仙:修炼成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野烟啼鸟各忻然”设定了一个春日悠闲的景象,接着“一枕山篱又几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选择了与世隔绝、长期隐居于山中的心境。

中间两句“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是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于无法改变的人生轨迹的认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解脱。

接下来的“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则展现了诗人在山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似乎也蕴含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漠视与超越。

最后两句“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则是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通过与大自然的沟通达到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的愿望。这里的“亦成仙”并非字面上的成仙,而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诗人在这宁静与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尘嚣的一种逃避态度,以及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的深刻愿望。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山中(其四)

半坞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惬山行。

月于水底见逾好,风打松边过便清。

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

山翁两手浑无用,只把犁锄做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中(其一)

寂莫空山久掩扉,残书谁与解重围。

推豗时作橐驼坐,恍惚化为蝴蝶飞。

春事已归双雪鬓,生涯尽在一荷衣。

夜寒扣角悲声壮,但得牛肥道亦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其二)

茅葺山堂竹打篱,尚馀老鹤共襟期。

一生朝市几何日,五亩园林都是诗。

身后谁浇胸磊磊,命中不带印累累。

薄田有秫聊堪酿,尽足秋崖作受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山中(其六)

无心出岫懒于云,生死交情一付君。

五柳当门陶令宅,百梅共坞老逋坟。

山虽甚浅略堪隐,砚不能灵并可焚。

我亦平生轻俗子,向来鱼鸟自同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