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番阳蔡渊仲散木庵

蒙庄古达士,涉世熟忧患。

著书虽寓言,垂戒非诞谩。

有生勿为材,祗以身试难。

杞梓堪栋梁,何曾保枝干。

彼樗乃散木,匠石眼不看。

终然老山林,长将栎为伴。

年寿齐古椿,傲睨寒暑换。

青黄亦所天,岂异沟中断。

一篇三致意,恳恳义相贯。

浅窥勿深求,千载付浩叹。

就中一转语,妙处最宜玩。

既全曳尾龟,复杀不鸣雁。

万事贵无心,倚伏昧前算。

材与不材间,至理须剖判。

举似散庵人,笑齿为余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尊生所作,名为《题番阳蔡渊仲散木庵》。诗中借用了“散木”这一概念,寓意深刻,旨在探讨人生价值与处世哲学。

首句“蒙庄古达士,涉世熟忧患”,引用了庄子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忧患的理解和思考。接着,“著书虽寓言,垂戒非诞谩”,指出庄子著作中的寓言并非空谈,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教诲。

“有生勿为材,祗以身试难”,强调了不应过分追求个人才能或地位,因为这往往伴随着困难和挑战。接下来,“杞梓堪栋梁,何曾保枝干”,通过对比名贵木材与普通枝干,进一步阐述了才能与命运的关系。

“彼樗乃散木,匠石眼不看”,比喻那些看似平凡甚至被忽视的人,实际上可能拥有独特的价值。而“终然老山林,长将栎为伴”,则表达了即使在平凡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年寿齐古椿,傲睨寒暑换”,赞美了那些能够超越时间,保持自我本色的人。最后,“青黄亦所天,岂异沟中断”,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每个人都有其独特命运的观点。

“一篇三致意,恳恳义相贯”,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传达了对人生价值、处世哲学的深刻思考。诗人呼吁读者浅窥其表,深悟其理,对千载以来的人生智慧给予赞叹。

“就中一转语,妙处最宜玩”,点出了诗中最具哲理的一句话,鼓励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通过“既全曳尾龟,复杀不鸣雁”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顺应自然、保持本真态度的倡导。

“万事贵无心,倚伏昧前算”,强调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故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的重要性。最后,“材与不材间,至理须剖判”,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价值与适应社会之间找到平衡,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

整首诗以散木为喻,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处世哲学以及顺应自然的道理,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

徐尊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张时敬还荆南

随牒适荆土,倦游滞京畿。

谋生苦拙讷,事与心恒违。

朋俦一疏阔,山川复间之。

昔问旷莫达,何为遽来斯。

世故有变迁,岁月成推移。

颜藻减丹渥,衣尘化为缁。

稍欣披云雾,复睹联珠玑。

意惬苦不早,情深发弥迟。

夕语厌促漏,晨游恐斜晖。

论旧已慨叹,况乃重乖离。

春草满南浦,时花匝郊圻。

乖人无为欢,感物悲路岐。

昔别已三载,重来复何时。

幸兹书轨同,远迩无不宜。

逸足志四海,羁禽恋故枝。

言念属繁翰,聊以叙所思。

形式: 古风

吴子芳枫林牧隐

露晞春草细,林远青枫长。

中有沮溺徒,结庐先陇旁。

于焉可耕稼,自牧牛与羊。

搢腰笛竹短,插笠山花香。

犊饱夕言归,濯足涧月凉。

喟彼尘世人,马蹄终日忙。

横眠绿草嫩,肯羡金鞍光。

老农愿卜邻,持鞭白云乡。

招手金华仙,与尔相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由竹坝望锦川桃李春色如画有怀陈邑令

涉浅上舆梁,凭高眺乡县。

灼灼桃李花,层层远皆见。

兵馀草根尽,此地芳菲遍。

气暄雉双雊,景淑莺百啭。

邑里齿故繁,弦歌俗丕变。

怀贤思如渴,敷政速于传。

孰是潘安仁,而犹宓子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望南屏山同吕仲铉仲实作

游目南屏山,逍遥税尘鞅。

清溪乱流涉,叠巘缘云上。

辉辉瀑泉落,隐隐天籁响。

荒涂理通塞,虚室静弘敞。

中有餐霞人,长聆御风想。

不乘缑岭鹤,还顾渔郎舫。

芝草甘若饴,雕胡大盈掌。

虽为颓龄驻,亦忌流光往。

永怀山中游,观化历清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