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叶卷花红色未乾,乳莺啼断雨声寒。
玉栏干畔宫帘侧,不似家林醉里看。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芭蕉》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画面。首句“叶卷花红色未乾”,写出了芭蕉叶子尚未完全舒展,其上的花朵颜色鲜艳但仍有雨后湿润的痕迹,透露出春天的清新与娇嫩。次句“乳莺啼断雨声寒”,通过乳莺的啼叫和微寒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第三句“玉栏干畔宫帘侧”,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近景,描绘出芭蕉生长在精致的玉栏杆旁,宫帘斜倚,暗示了这可能是宫廷或贵族院落中的景象,增添了贵气与雅致。最后一句“不似家林醉里看”,诗人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不同感受,认为这样的美景即使在家中醉酒时也难以遇见,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平凡生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芭蕉为载体,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宫廷的韵味,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昨日龙山把酒杯,今朝还上最高台。
西风不待重吹帽,黄菊何因缓缓开。
色借罗衣绿更新,乐游原上几回春。
只今烟雨河桥路,愁对青青忆远人。
绿杨江上把离杯,君去金陵几日回。
淮岸苍苍吴树远,相思应在凤凰台。
粉黛无心鬓影凉,十年犹著旧衣裳。
东邻西舍迎鸾日,正是春风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