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其一)

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幽阴上蔽日,野鸟中巢之。

朝飞呼其友,莫㝛呼其儿。

岂不乐平生,久托终不移。

微霜变青绿,凉风又先吹。

馀叶犹满林,飒飒声何悲。

四海谅云广,欲逝愿裴褢。

独食虽得饱,不如群食饥。

一夕不相亲,百年安得知。

但冀藏弱羽,奚必栖高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原树木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树的坚韧与忠诚。"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开篇设问,引出树的来历,花叶相随,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幽阴上蔽日,野鸟中巢之",进一步描绘树荫浓密,成为鸟儿的栖息地。

诗人借鸟儿的叫声表达情感,"朝飞呼其友,莫㝛呼其儿",暗示树的长久陪伴和无私奉献。"岂不乐平生,久托终不移",树的快乐在于长久扎根,坚定不移。接下来,诗人通过"微霜变青绿,凉风又先吹",展现了季节更替,树依然坚韧。

"余叶犹满林,飒飒声何悲",落叶虽多,但仍有声,寓言生命的哀婉。"四海谅云广,欲逝愿裴褢",诗人感慨世间广阔,人生短暂,希望能如树一般有所寄托。"独食虽得饱,不如群食饥",强调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即使独自生存,也比不上群体共度艰难。

最后两句"一夕不相亲,百年安得知",表达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深刻理解。"但冀藏弱羽,奚必栖高枝",寓意人应低调谦逊,不必追求显赫地位,只要能庇护弱小,便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树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姚鼐清雅的诗风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五首(其二)

挟瑟昔侍君,中宵错明烛。

芳尊前既陈,众女皆列幄。

不谓微且鄙,过蒙君顾辱。

为君起新声,竭才自结束。

盼睐人心移,曾无待终曲。

堂上有万里,薄帷能蔽目。

亲者巧有馀,疏者拙不足。

欲逝不敢远,沈吟就别屋。

秋风拂阶墀,皎月如寒玉。

恐欲传清光,为人照幽独。

形式: 古风

杂诗五首(其三)

阳泽将被物,秭鹈乃先嗥。

天运苟不通,密云在西郊。

哲人亦何为,托与万物遨。

语默非有心,进退一所遭。

嗟彼盛名哗,虽值禹与尧。

不容蓬艾閒,乃有脍胥敖。

形式: 古风

杂诗五首(其四)

握有荆山璧,不以易银镠。

《韶虞》发高音,《阳阿》何足讴。

高门击钟磬,尊爵缺献酬。

酒肉虽饫人,豪杰当怀羞。

不闻弋鸾皇,披羽持为裘。

一朝毁周鼎,铸作棘与耰。

白首不能言,小子方咿嚘。

愿舍中闺态,君当听道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诗五首(其五)

步陟高岩巅,浮云郁如海。

扶桑升圜日,眩矅生五采。

宛虹首幽恒,江汉拖其尾。

氛雾倏清澄,㠀岳乃错峙。

俯听深峥嵘,空曲巨声起。

勃上充元天,下达幽泉㡳。

倡始羲黄前,万世卒未止。

倾耳魂九逝,返乃得宫徵。

独抱虚音归,中心窃自喜。

写曲欲遗谁,冀有伶伦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