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山月白,露气濛濛。四顾惝慌,素霭成江。
飞萝扫屋,悬泉挂窗。之子不至,世孰吾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山中景象。"千山月白",展现出明亮的月光洒满连绵起伏的山峦,营造出清冷的氛围。"露气濛濛",则描绘了晨露弥漫,使得整个世界笼罩在轻柔的雾气之中,增添了神秘感。
"四顾惝慌",诗人环顾四周,内心感到恍惚不定,可能是因为孤独或期待未至之人。"素霭成江",将白色的雾气比喻为江河,形象地表现出天地间水汽的浩渺,仿佛置身于一片雾气缭绕的仙境。
"飞萝扫屋",暗示着藤蔓植物攀附于屋檐,随风摇曳,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悬泉挂窗",则描绘了泉水如帘幕般从窗户垂落,动静结合,显得别有韵味。
最后两句"之子不至,世孰吾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这个无人相伴的世界里,不知该追寻何方的迷茫和孤独。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怀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不详
叔孙事秦,以谀蔽愚。至于归汉,荐进狡夫。
灭我王道,甚于焚书。是以二儒,确乎其居。
为管则易,为鲍则难。相马失瘦,相士失寒。
管贫鲍富,坦然相安。于利不疚,于义斯完。
蜡屐枝筇穿峤,蓑衣一笛横江。
试向屏风一揽,千山万水秋窗。
泳道东湖联句,正仲篆畦和篇。
半世清风朗月,十年闷雨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