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齐山清溪

翠微曾与客同游,陟险搜奇兴未休。

八载重来惊老大,千年高咏想风流。

云迷复岭深藏洞,水落寒江远见洲。

安得符离张太守,画图再与泻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重过齐山清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再次游览齐山清溪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翠微曾与客同游,陟险搜奇兴未休”,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一同游览此地,攀登险峻的山峰,探寻奇景,那份兴致并未消减。通过“曾”字,透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颔联“八载重来惊老大,千年高咏想风流”,时间跨度八载后诗人再次造访,不禁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步入老年。同时,遥想千年前的古人在此留下豪迈的吟唱,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向往。

颈联“云迷复岭深藏洞,水落寒江远见洲”,描绘了齐山清溪的自然风光。云雾缭绕的山岭中隐藏着幽深的洞穴,随着水流的退去,寒冷的江面显露出远处的洲岛,景象静谧而壮丽。

尾联“安得符离张太守,画图再与泻清愁”,诗人表达了希望有如符离张太守这样的官员能再次绘制出这幅山水画卷,以寄托自己的忧愁。这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重游旧地的体验,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过池阳游齐山洞

城南飞桥跨青溪,度桥并辔千丈堤。

堤穷水尽翠微出,系马道旁寻杖藜。

巉巉石骨不见土,一色新削青玻瓈。

怪岩奇壑分左右,绝顶俯睨长江低。

当时登高插菊处,至今胜日争提携。

荒亭已颓断碣仆,霜草满地寒螀啼。

杜郎风流杳何处,祇有兹山仍号齐。

其间一洞景更绝,喜子曾游知旧蹊。

踰冈陟巘数里险,路断忽复忘东西。

石芒钩衣藤挂帽,荒榛丛筱交冥迷。

遥呼野人问不识,下趋却踏湖边畦。

前边佳处似髣髴,兴倦不惜重攀跻。

径穿蒙密得窍六,俛首匍匐藤拄脐。

日光忽漏天宇小,所见正尔如醯鸡。

流苏承盖结高屋,旁入诘曲房与闺。

卦蓍二碑史氏植,欲读柰此苔藓泥。

斯人好事世亦少,挽置俛视茫无梯。

崖间名字半磨灭,后来游者犹堪稽。

摸碑幸寄却细读,我思仍欲烦镌题。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诗一首

滁阳太守好山水,公馀日醉群山间。

滁峰环回秀相倚,作亭正对溪山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沿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

形式:

琼花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

中含散水芳,外团蝴蝶戏。

酴醾不见香,芍药惭多媚。

扶疏翠盖圆,散乱真珠缀。

不从众格繁,自守幽姿粹。

尝闻好事家,欲移京毂地。

既违孤洁情,终误栽培意。

洛阳红牡丹,适时名转异。

新荣托旧枝,万状呈妖丽。

天工借颜色,深淡随人智。

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

草木禀赋殊,得失岂轻议。

我来首见花,对花聊自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