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九言

昨夜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

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柰二十四番花信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咏梅九言》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梅花悄然绽放的景象。"昨夜小春十月微阳回",点出时令在农历十月,夜晚微弱的阳光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形象地写出梅花在南枝上早早开放,其绿叶衬托着洁白的花朵,显得生机盎然。

诗人以陆凯和卢仝的历史典故表达对梅花的欣赏与思念之情,"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暗示自己想将梅花赠予远方的朋友,但还未及送出,梅花的香气已飘入了卢仝的窗前,传递了深深的相思。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通过歌声与舞蹈来赞美梅花的高洁,仿佛在月光下的水边,歌声如明珠沉落,舞姿则如山间香气四溢,玉质般清冷。"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诗人遗憾高楼上传来的笛声打扰了梅花的静谧,未能完全沉浸在梅花的世界中。

最后,"无柰二十四番花信催",诗人感叹二十四番花信(指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的花期)催促着时光流转,梅花虽美,却也难逃凋零的命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寄徐用先程以道

轩辕台畔雪霜寒,阴碛茫茫万里宽。

梦绕卢龙明月易,书随鸿雁朔风难。

天涯好在崔亭伯,海上终还管幼安。

应念瘴乡孤戍者,自将形影吊衰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至前二日朝天宫习仪

绯袍玉佩过长安,紫府珠庭引百官。

一代威仪非汉蕝,三成气象是周坛。

城头暝色笼轻雾,树杪新阳破早寒。

闻道宫衣添一线,恩光请向衮龙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南溪怀二刘参之承之兄弟

京国交游四十春,刘家兄弟最情亲。

风流云散三生梦,水逝山藏一聚尘。

沙步维舟催解缆,邻村闻笛倍沾巾。

可怜烟草江安树,愁见当年送别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永宁白参戎

贵竹新疆古蔺州,分弓上将拥貔貅。

笙歌城郭天无夜,耒耜郊原岁有秋。

界首江清春洗马,海漫山翠晚当楼。

锐头勋业君家事,四十登坛早拜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