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时少章创作的,题为《大节堂碑引》。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充满了浓厚历史感和深刻社会批判的长篇诗歌。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社会画面。
诗中,“天降疢疾殄我民”一句,直接点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接下来的“鸱鹠奋怒豺虎狞”则形象地描述了统治阶级的凶猛和对民众的压迫。
诗人通过“掩道赤鸦蔽阳精,夜罗鬼火塞要津”两句,揭示了官府腐败、法律不公以及黑暗势力干扰社会秩序的情况。紧接着,“当涂大吏腰缠金,挠腘稽颡泪满膺”则描绘了一些贪官污吏生活奢侈而民众却备受煎熬的现实。
在“嗢咿软语若稚婴,欺卖宗祏倾皇灵”中,诗人批判了那些伪善之辈以甜言蜜语迷惑百姓、破坏道德的行为。随后,“有勇三子心棱棱,扳弧援甲凭孤城”则展现了抗争者的英勇与坚定。
诗中还通过“城颓兵折气益振,目光如炬铄成群”表达了民族危亡时刻民众的悲愤和反抗精神。接下来的“或从辟雍曳长绅,欲拄八极遮帝?”则是对英雄豪杰有志救国之心的赞美。
诗人在“有伟三子辞轰轰,危立高骂声吐霆”中继续表达了对抗争者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不公正义的愤慨。紧接着,“颈血溅天天为昏,断尸峙立不仆倾”则是对英雄事迹的描绘和对英勇牺牲的缅怀。
在“神扶鬼挟赫可惊,坐朝不与燕不宾”中,诗人批判了那些利用迷信手段控制民众、破坏正义的人。随后的“寸武不踏黄金屏,性忠内发孰使令”则是对忠诚于国家、坚守道德之士的赞誉。
通过“英气挺挺旷古今,朅来柯山访厥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寻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紧接着,“彷佛毅状冲杳冥,筑堂泮宇夐深明”则是对理想与信念之堂的描绘。
在“悲风苦雨凄棘林,魂兮来归肃泠泠”中,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英烈不朽的追思。最后,“寥哉旷宇畴非臣,登兹堂兮企风神”则是表达了对超越常人、崇高理想的追求。
诗中的“须毛磔立心胆森,勿俾三子专修名”则告诫后人要坚守正道,不应贪图虚名。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更表现出了对民族英雄、忠诚理想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理想之堂的向往。通过层次分明的情感表达和丰富多彩的语言形象,诗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