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悟空院

高枕僧房夜漏深,经窗俄见月华侵。

抗尘走俗成何事,问道参禅徒在心。

智镜直须真里照,机锋莫向句中寻。

悟空不见悟空者,漫对寒灯拥鼻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宋朝葛书思所作的《宿悟空院》诗,以夜宿悟空院为背景,通过诗人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人生、修行的深刻思考。

首联“高枕僧房夜漏深,经窗俄见月华侵”,描绘了夜晚僧房内静谧的氛围,诗人高枕而眠,窗外月光悄悄渗透进经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意境。

颔联“抗尘走俗成何事,问道参禅徒在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反思。他认为在尘世中奔波忙碌,追求功名利禄,最终却可能一事无成。而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行为,而在于内心的觉悟与探索。

颈联“智镜直须真里照,机锋莫向句中寻”,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真谛。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需要从内心深处去洞察,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或言语上。这暗示了修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或技巧,更是要深入内心,寻找自我。

尾联“悟空不见悟空者,漫对寒灯拥鼻吟”,以“悟空”作为象征,强调了真正的觉醒和理解并非易事。诗人似乎在自问,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悟空”的含义,还是只是表面上的模仿。最后,面对寒灯,诗人不禁吟唱起来,流露出对自我探索的执着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宿悟空院的体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修行价值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

葛书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广福寺

我非山中人,暂借山中宿。

灵风散微阴,片月出乔木。

蕙帐栖夕香,古井汲寒渌。

名缁多夙契,延坐同茗粥。

况与静者俱,缮性久已熟。

清词丽陶谢,玄谈干身毒。

所愧形迹拘,无由寄高躅。

钟声殷江岛,露气霭林麓。

良遇惬素怀,徘徊至天旭。

形式: 古风

解日字谜

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

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形式: 五言绝句

答逢原

晨出趋长司,跪坐与之言。

偶然脱龃龉,相送颜色温。

归舍未休鞍,簿书随满门。

相仍宾客过,攲午仅朝餐。

平生性懒惰,应接非吾真。

况乃重戕贼,良气能几存。

就夜甫得息,阅我几上文。

开卷未及读,睡思已昏昏。

自知小人归,昭昭复何云。

每于清夜梦,多见夫子魂。

侧耳听高议,如饮黄金樽。

觉来不得往,欲飞无羽翰。

昨日得子诗,我心子先论。

怪我诗苦迟,友道宜所敦。

岂不旦夕思,实苦案牍烦。

岂无同官贤,未免走与奔。

相见鞅掌间,有言无暇陈。

嗟嗟兹世士,无食同所患。

念我力难任,闻子谋更艰。

久知为之天,安能怨窭贫。

吾闻君子仕,行义而已焉。

亦将达吾义,岂遂为利牵。

东海有沧溟,西极有昆崙。

古来到者谁,不过数子尊。

子已具车航,吾亦为楫轮。

欲一从子游,不知何时然。

形式: 古风

戏题风乞儿扇

无人肯作除非乞,没药堪医最是风。

求乞害风都占断,算来世上少如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