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传陈考功语,命题所著《散原精舍诗》

不知何与饥寒事,一卷文章送此身。

偶作江南未归客,苍然天下隐忧人。

时流痛饮无虚日,家祭中原告老亲。

所欠世间惟一死,信陵君共楚灵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赵熙在晚清时期的境遇和心境。首句“不知何与饥寒事,一卷文章送此身”,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认为自己的才华仅能以文章维生,无法解决实际的饥寒问题。诗人自比为“江南未归客”,寓言自己身处异乡,内心充满对故乡和国家的忧虑。

“苍然天下隐忧人”一句,描绘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关注着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疾苦。“时流痛饮无虚日”则暗示了他借酒浇愁的生活方式,每日沉溺于酒精以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

“家祭中原告老亲”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挂念。最后一句“所欠世间惟一死,信陵君共楚灵均”,诗人以战国时期两位悲剧英雄信陵君和楚灵均自比,表达出他对于理想无法实现、生命无望改变现状的绝望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困顿,又有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赵熙作为清末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无奈。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汤蛰老

入朝一疏动天颜,夜话辽东晓出关。

世上英雄酾酒定,古来神武挂冠还。

回舟白鹭洲前月,飞雨卢龙塞外山。

落落一身天下士,鲁连黄鹞在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南皮相国画扇

秋影吴兴上白团,过秦哀郢不相关。

太平宰相真无事,日写清真雅正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姚惜抱文稿应马通伯之属

马君官学部,日夕守一砚。

手持姚氏书,徵诗命余撰。

展之属稿物,初不以书炫。

而于书故深,意外善使转。

譬如挽强弓,力薄则手颤。

及造虚和候,妙处在一箭。

故其淡泊怀,著墨不求绚。

徐徐引笔行,纸墨似相恋。

于书固云耳,词出意尤练。

句中无馀字,言外有馀茜。

中原蕴刚德,气自泠然善。

想见大自在,老怀粹于面。

若夫文术大,国朝实三变。

方公如老农,禾贵薪斯贱。

姚公农学精,嘉植遍芳甸。

有场更有圃,古今一类纂。

指挥扬马处,大冶众材炼。

曾公辟农国,植民以农战。

非常可骇议,作作出篇卷。

张吴虽独造,固是姚曾袒。

言貌各自妍,一家为此眷。

有触发所得,蛟龙挟雷电。

要其用心始,矜慎只一线。

论定不觉奇,已往人多眩。

不观子姚子,特著刘吴传。

平生所师友,万言岂能遍。

萧然其神凝,语尽无可衍。

含芳如有待,义乃富骚选。

果拾骚选馀,一读意先倦。

方知中行者,用狂而守狷。

明明水中月,隔水多不见。

月固不在水,水又为风扇。

以故观古人,高材目亦眴。

如此稿数本,宁非玉数片。

揆君传宝之,心得意岂遣。

余今近五十,方春恣游宴。

此日非不惜,朋旧花时饯。

对书发长喟,如饥负华膳。

抑如古登徒,听人说佳媛。

乃今谋请益,得君虔自荐。

桐城在天下,于道非一县。

天不丧斯文,君宜大权擅。

遂题姚氏书,小诗君勿谴。

形式: 古风

柬无竟

意外相逢意外归,百忧宁止旧交稀。

岭南客路惊梅发,木落燕山逐雁飞。

垂老一官原下策,依人无计恐长饥。

看天莫问他时悔,何处江湖遂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