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二)

久雨不晴,高低水平。

浸烂释迦鼻孔,淹鳖迦叶眼睛。

拄杖子,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豁开正眼明如日,扫荡重昏天宇清。

形式: 偈颂

翻译

长久以来雨不断,地势高低水满溢。
浸泡佛像鼻孔湿透,池水淹没圣者眼睛。
手杖支撑,自然生成于混沌,本应安宁却不安定。
睁开洞察一切的慧眼,如同太阳般明亮,扫除重重迷雾使天空清澈。

注释

久雨:长时间下雨。
晴:放晴。
高低:地势高低。
水平:水面齐平。
浸烂:泡得烂了。
释迦:佛教人物,如释迦牟尼。
鼻孔:鼻子。
迦叶:佛教另一位重要人物,大迦叶。
拄杖子:手持拐杖。
天造:自然形成。
草昧:未开化的状态。
侯:诸侯,此处指地位或权势。
豁开:猛然睁开。
正眼:洞察一切的眼睛。
明如日:明亮如太阳。
扫荡:清除。
重昏:浓重的黑暗。
天宇:天空。
清: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久雨不晴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寓言深刻。诗中通过描述雨水浸湿佛像(释迦牟尼和迦叶)的细节,象征着世间纷扰和困惑,使修行者面临考验。"拄杖子,天造草昧"暗指修行之路艰难,需要坚定的信念支撑。"宜建侯而不宁"则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修行者也应保持内心的安宁与警惕,等待时机来临。

后两句"豁开正眼明如日,扫荡重昏天宇清"则传达出一种顿悟的意境,意味着只有通过洞察真相,才能驱散心中的迷茫,让心灵如同太阳般明亮,使世界恢复清明。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修行与觉悟的追求。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五十)

正直聪明,风流儒雅。坚护法城,策勋千载。

李将军有佳声在。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十九)

活鱍鱍,硬纠纠,明眼人觑不透。

刚被春山杜宇知,点血啼清昼。

临风?跳撼坤维,驴前马后。

形式: 偈颂 押[宥]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一)

六用门头,力战争夺,鎗杀贼阵云横。

群魔窜入藕丝孔,竟挽天河洗甲兵。

凌烟阁就,汗血功成。

高枕圆蒲尘梦破,隔窗幽鸟话升平。

灼然如是,千圣同盟。

诸禅德,若也脚跟浮逼逼,画堂立变铁围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五)

燕语雕梁,绿阴覆墙。缲车声轧轧,风递茧丝香。

形式: 偈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