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定所作的《游南山》,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品德的仰慕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我非皇古人,常怀皇古心”表明诗人虽然身处现代,但内心追求的是古代圣贤的高尚情操。接下来,“穷居寡闻见,登彼南山岑”描述了诗人因生活简朴而少有外界纷扰,选择攀登南山以寻求心灵的宁静。
“山中何所有,松柏郁成林”描绘了南山的自然景色,以松柏成林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诗人进一步赞美松柏:“枝叶扬青蕤,修干直千寻”,强调其生机盎然和挺拔的姿态,寓意着高尚人格的树立。“思为栋与梁,霜雪自此深”则借物抒怀,表达出诗人希望像松柏一样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支柱,即使面临严寒考验,也能坚守初心。
整首诗通过南山之景,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清高节操的坚守,体现了清人崇尚自然、追求道德修养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