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曾运使惠诗并石炉二首(其一)

公诗妙天下,当与天下共。

我欲私藏之,奈此知者众。

乃持海一滴,施作无尽供。

莫生文字见,句句是日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谢曾运使惠诗并石炉二首(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和对知识共享的倡导。

“公诗妙天下,当与天下共。” 开篇即高度赞扬了诗歌的美妙,并强调了它应当为天下人共享的理念。这反映了诗人对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的重视,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应被少数人独享,而应让广大民众都能领略其魅力。

“我欲私藏之,奈此知者众。” 接下来,诗人设想自己如果试图将这样的佳作据为己有,却因知道它的人众多而无法实现。这一转折巧妙地引出了下文对知识共享的呼吁,强调了知识和艺术应当广泛传播,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欣赏。

“乃持海一滴,施作无尽供。” 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诗歌比作大海中的一滴水,寓意着即使是最微小的文化成果,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无穷无尽的精神滋养。它强调了知识和艺术的无限价值,以及它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贡献。

“莫生文字见,句句是日用。” 最后一句点明了诗歌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堆砌,而是生活中的智慧和指导。它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和应用诗歌中的思想,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诗歌成为实践和行动的指南。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传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崇高评价,以及对知识共享和文化普及的强烈愿望。它不仅赞美了诗歌的美,更强调了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曾运使惠诗并石炉二首(其二)

净名丈室中,熏炉亦冰雪。

持供雪山僧,芦花与秋月。

客有问法来,跨门或未瞥。

爇尔怀中香,听此石友说。

形式: 古风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其一)

徐卿天上石麒麟,天遣来清地下尘。

一扫明珠三百斛,尽情乞与世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其二)

梦里分携二十年,君忘名字我忘缘。

蹇驴风帽溪头见,疑是襄阳孟浩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其三)

忽忆曾来蜑子船,烟波万顷对安眠。

向来亲切浑抛却,却听傍人名字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