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首联“寻礼丛林罢,归心越峤边”开篇即点明了僧人从繁忙的寺庙生活中解脱出来,回归内心平静,选择远离尘嚣的山岭作为归宿。颔联“山迎投寺锡,月照渡江船”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僧人归途中的景象,山川迎接他的到来,月光洒在渡江的船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颈联“一钵随身具,双趺到处禅”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生活方式,他仅携带一钵,轻装简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静心修行,体现了佛教中“无我”、“随缘”的哲学思想。尾联“松房依旧好,长与白云便”以松房为喻,象征着僧人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与白云相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