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金代诗人王敏夫所作,名为《同东岩元先生论诗》。诗中以林逋的仙逝为引子,巧妙地将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格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诗中通过“千岁冰霜松骨瘦,九秋风露鹤声圆”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清雅,以及其与鹤相伴的高远意境。接着,“腾辉定出连城上,得趣知从太古前”两句,进一步升华了梅花的象征意义,将其与连城之光、太古之趣相联系,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最后,“邂逅茅斋话终夕,只疑人世改桑田”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简陋茅屋中彻夜长谈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借物抒情,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