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衰迟长在外,矍铄愧征鞍。
世路惊心恶,天风刮面寒。
迢迢人渐远,冉冉岁将残。
今夜梅稍月,同谁共倚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俊民在晚年漂泊他乡,远离家乡与亲人的孤独与感慨。诗中通过“衰迟”、“矍铄”、“世路惊心恶”等词,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沧桑的深刻体会。同时,“天风刮面寒”则以自然界的寒冷象征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迢迢人渐远,冉冉岁将残”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与亲人朋友距离的逐渐拉大,让人感受到岁月无情、离别之痛。最后,“今夜梅稍月,同谁共倚栏”则以梅花映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此刻的孤独与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暮年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深渴望。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地偏无俗客,日在掩柴扉。
暑退闲蒲扇,凉生换葛衣。
风高云散影,露下月扬辉。
独据胡床坐,心清即道机。
一身长道路,四海尚风尘。
昔作依刘客,今为去鲁人。
渡河年在亥,乞酒岁非申。
别后山中友,相逢话又新。
妖氛长斗北,杀气尚河东。
人物不如古,地图祗自雄。
三城环野水,二麦卧天风。
多少逃亡屋,荒凉晚照中。
炎凉愁里过,陵谷暗中迁。
素拙生生计,寻耕下下田。
为嫌频告籴,却恨不逢年。
门外催租吏,长妨对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