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其三)

野老今年齐骑省,不从今日见毛斑。

行过日月知多暇,坐爱星河不可攀。

俯仰随时看物易,寻常谈事到身难。

登登两屐江南阁,蒿目西风望子山。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悲秋(其三)》,通过对老年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首句“野老今年齐骑省”形象地写出老者们在京城共度秋天的情景,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叹。次句“不从今日见毛斑”进一步强调岁月无情,白发已现。

“行过日月知多暇”表达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顾,意识到自己经历了很多,而“坐爱星河不可攀”则寓言人生短暂,星辰璀璨却难以触及,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奈与向往。

“俯仰随时看物易,寻常谈事到身难”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即使日常事物变化迅速,但涉及自身时,问题却复杂难解。最后两句“登登两屐江南阁,蒿目西风望子山”,诗人登上江南阁,远眺子山,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衰老之感,融入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秋宵不能寐

官街彻夜鼓声悲,万古浑无至静期。

百事生来酒醒处,七情伤向梦回时。

红颜交代将人误,青史升沉与世移。

独起挑灯映窗坐,秋光月色共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丹阳晓发

京邑到来熟,晓行如赴家。

月明人渡水,星散树惊鸦。

灯影依依店,茶声远远车。

萧骚两秋鬓,无处定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江行(其一)

渡口人争发,出江舟已微。

钟声离岸小,帆影逐星稀。

朔雁连云度,寒潮伴月归。

苍然山一带,隐隐伏长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长途

长途只是水连天,好景惟应月带烟。

独有流莺与飞絮,见来浑似绿窗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