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廿又二日观雪泠然台城郭山川四顾清爽小儿诵东坡先生聚星堂诗甚习殊可乐也因忆马明初云往岁德常杜左司尝与诸公和之成巨轴然皆不及一见仆则不敢言和但对景乘兴谨用其韵尔僭越之罪观者恕之

花飞六出乱无叶,泠然台上偏宜雪。

茫茫大地迥无尘,渺渺予怀正奇绝。

山容喜从天际改,竹声时听池边折。

相知更有灞陵翁,长途不信人踪灭。

平原饥兔巧跧藏,空阔苍蝇饱飞掣。

小儿忍冷从吾观,楚楚毳裘蒙采缬。

坡诗诵得聚星堂,字字珠玑飞玉屑。

怀贤抚景慷慨生,岁月堪怜去如瞥。

丰年但愿太史书,故事须从汝南说。

归来举似宋广平,却笑梅花心似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十二月二十二日在泠然台上观赏大雪的情景,以及与儿孙一同吟诵苏轼诗作的欢乐时光。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大地的纯净与宁静,以及自然景色带来的独特美感。

首句“花飞六出乱无叶”以雪花纷飞的景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场景,仿佛六瓣的雪花在空中乱舞,却没有一片叶子的衬托,突出了雪花的纯净与独立之美。接下来,“泠然台上偏宜雪”一句点明了地点,强调了在泠然台上欣赏雪景的特别之处,营造了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

“茫茫大地迥无尘,渺渺予怀正奇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世界,一片洁白,没有一丝尘埃,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诗人的心境也随着这壮丽的雪景而变得异常奇妙,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山容喜从天际改,竹声时听池边折”描绘了山色的变化和竹林在雪中的声响,生动地展现了雪后山川的动态美。而“平原饥兔巧跧藏,空阔苍蝇饱飞掣”则通过对比饥兔的巧妙藏匿和苍蝇的自在飞翔,展现了雪后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小儿忍冷从吾观,楚楚毳裘蒙采缬”描述了儿孙们在寒冷中与诗人一同观赏雪景的情景,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温馨与和谐。而“坡诗诵得聚星堂,字字珠玑飞玉屑”则点明了他们一同吟诵苏轼诗作的活动,将个人情感与古典文学之美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最后,“怀贤抚景慷慨生,岁月堪怜去如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而“丰年但愿太史书,故事须从汝南说”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故事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家庭亲情的珍惜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崇敬,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1)

许有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许有壬弟。文宗至顺元年进士,授湖广儒学副提举,改湖广行省检校。累除南台御史,迁同佥太常礼仪院事。与有壬父子唱和,成《圭塘欸乃集》

  • 字:可行
  • 籍贯:汤阴

相关古诗词

次和圭塘杂咏(其一)日夕观山

亭西咫尺耸千岩,清气侵凌涌碧岚。

红日欲沈山更好,从他捷径在终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次和圭塘杂咏(其二)月下观梅

老树清溪映白沙,可人竹外一枝斜。

黄昏信步前村去,香到松林卖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瑞莲歌次可行叔韵

太行山下溪名洹,洹溪主人今得贤。

石渠分溜入方沼,种出万柄红白莲。

就中一茄发挺特,艳妆双出云髻鬈。

有如二女降妫汭,翠裙红袖相牵连。

岐分骇目未信宿,里□传耳何喧阒。

波神有为献嘉瑞,要并太史书丰年。

主人谦德不敢有,福善自是天行权。

亭亭植立万花表,可人适在亭之前。

日酣欲语转娇婉,风动似舞尤轻便。

一时图写溢纨素,十日车马空市廛。

昔闻蓂荚曾表异,乃因土阶与采椽。

景星凤鸟岂常有,考信前史真宜传。

醴湖芜塞不复见,而今乃濯圭塘泉。

祯祥奕叶定不断,藕丝万缕相缠绵。

幽人到此自怡悦,膏肓泉石尤难痊。

要须纪录入郡乘,千年增重吾山川。

形式: 古风

睡起偶成次韵二首(其一)

乞得西园作醉乡,浮生俗务总相忘。

水云清彻荷香里,小艇虚明似洞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