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悲秋应亦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
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
此诗语言质朴,情感沉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哀伤和怀念。"悲秋应亦抵伤春"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忧伤,这种忧伤与对春天的思念相比,并不逊色。"屈宋当年并楚臣"则是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历史上的屈原和宋玉等古代文人,他们也曾为时光的流逝而感慨。
"何事从来好时节"一句,更显得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渴望。最后,"只将惆怅付词人"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哀愁和复杂情绪通过文字传达给后世。
整首诗没有直接描写具体景象,而是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借古代文人的情怀来映射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远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
玉堂全不限常朝,卧待重城宿雾销。
翻忆故山深雪里,满炉枯柏带烟烧。
万卉春风度,繁花夏景长。
馆娃人尽醉,西子始新妆。
云供片段月供光,贫女寒机枉自忙。
莫道不蚕能致此,海边何事有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