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其十八)

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

黄花三两枝,东湖随分有。

逢人不拈出,只么空双手。

醉杀天下人,不是茱萸酒。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翻译

世间万物犹如东篱下的景致,千年万代都是那重阳节的景象。
几枝黄色的菊花点缀其中,东湖的景色自然就显得丰富了。
遇到人也不拿出分享,只是空着双手。
这美酒足以让全世界陶醉,但并不是因为茱萸酿的酒。

注释

东篱:原指古代文人隐士的居所,这里象征田园或隐逸生活。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黄花:指菊花,因其在秋季盛开,颜色金黄,故称。
东湖:泛指美景之地,可能并非实指某个具体的湖泊。
拈出:拿出,展示。
醉杀:形容酒非常醇厚,足以使人沉醉。
茱萸酒:古代重阳节习俗,人们佩戴茱萸以避邪,此处可能是借代美酒。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隐逸的画面。"天地一东篱",诗人将自己置于广阔的天地之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暗示了超脱尘世的隐居生活。"万古一重九",点明了时令为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历来与登高赏菊相关。

"黄花三两枝,东湖随分有",寥寥几笔勾勒出东湖边稀疏的菊花,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逢人不拈出,只么空双手",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交往,宁愿独自享受这份清静,手中并无应景的茱萸酒。

最后两句"醉杀天下人,不是茱萸酒",看似反语,实则寓言,暗示真正的醉人并非来自外物如茱萸酒,而是内心的超然和淡泊。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对重阳习俗的独到见解,传达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91)

释道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七)

语言上著到,身心上著到。

要透纳僧关,料掉复料掉。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五)

溪东是国王水草,溪西是国王水草。

随分纳些些,佛法休寻讨。

堪笑水潦和尚,枉被马师踏倒。

荐福与么告报,犹较王老师一线道。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四)

放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

睦州担板汉,开口成话堕。

形式: 偈颂 押[哿]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一)

如来禅,祖师意。儿啼子哭,鸡鸣犬吠。

是汝诸人,瞥地也未。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