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际海棠一株随风日落,作诗悼之

畅好春光忽又残,可怜花事更阑珊。

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

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海棠凋零的凄美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逝去事物的惋惜之情。

首句“畅好春光忽又残”,开篇即点出春光易逝的主题,一个“忽”字,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让人不禁感叹时光飞逝。接着“可怜花事更阑珊”一句,将海棠的凋零比作花事的终结,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海棠的一生比喻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金屋象征着富贵与梦想,而荒苔与玉棺则代表了最终的消亡与寂寥。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海棠命运的同情,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两句,通过红烛和绿章的意象,表达了对海棠离别的不舍与哀愁。红烛泪象征着离别的痛苦,绿章弹则是对嫉妒与愁绪的抒发。这两句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两句,以海棠的凋零为引子,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里将海棠的凋零视为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执着于生前的得失,而是要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落。这种超脱生死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之余,又蕴含了一种深邃的人生智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海棠凋零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命运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9)

陈熙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英国派驻威海办事大臣骆任廷,时骆将谒孔林

飙轮疾驰五洲通,上客旌旗入望中。

钟毓何曾别欧亚,才贤原不论西东。

曩游岭峤骖云鹤,今莅齐疆印雪鸿。

我愿相从渡瀛海,乘槎万里破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寿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其自寿原韵

鸠杖双扶一室春,先生矍铄倍精神。

林泉久薄浮云过,桃李群沾化雨新。

天以文章归老宿,人疑仙佛是前身。

锦囊收处多珠玉,愧乏吟才再引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徐吉云军门属题玉照感怀时局,率成短歌

环球三十国,中华只一隅。

世运有变迁,风为乃大殊。

列强竞尚武,谋国重军储。

男儿轻七尺,功名马上除。

侧闻江南镇,艳说浙东徐。

少壮习军旅,平寇歼其渠。

通译工西语,卓荦贯群书。

从戎四十年,所志无不如。

人多羡公遇,富贵践亨衢。

我独窥公志,忧危良未舒。

外侮日以亟,勒马空踟蹰。

苍茫四顾中,忠悃隐眉须。

东南沿海路,七千里有馀。

孰据旅顺险,孰营威海居。

胶澳已租借,台澎更沦胥。

广湾与九龙,覆辙鉴前车。

藩篱既全撤,防务患空虚。

敌艘盈千数,视我频揶揄。

公任干城寄,何以效驰驱。

先忧而后乐,莫负昂藏躯。

形式: 古风

题徐昆球照二首(其一)

经营酒国住诗家,独立苍茫谱岁华。

恨少一枝方竹杖,与君风雪探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