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来十二月,去到漏天边。
不是因逢闰,还应是隔年。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独特。开篇“别来十二月,去到漏天边”两句,以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描绘出一种别离的情怀。“不是因逢闰,还应是隔年”则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可能因为某些特殊情况或偶然的机会才得以重逢。诗人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通过“十二月”的循环与“漏天边”的遥远,暗示了友情的长久和深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这短短四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是一首值得细味的佳作。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一去龙门侧,千年凤影移。
空馀剪圭处,无复在孙枝。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
前峰自去种松子,坐见年来取茯神。
君家尽是我家山,严子前台枕古湾。
却把钓竿终不可,几时入海得鱼还。
一旦天书下紫微,三年旌旆陇云飞。
塞门无事春空到,边草青青战马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