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
弹为风入松,崖谷飒已秋。
庭鹤舞白雪,泉鱼跃洪流。
予欲娱世人,明月难暗投。
感叹未终曲,泪下不可收。
呜呼钟子期,零落归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从我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山谷中秋日弹琴的境象,充满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之情的怀念。开篇“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清冷的山间场景,诗人手中的素琴似乎也随着环境而显得格外清幽。
接下来的“弹为风入松,崖谷飒已秋”两句,则将自然界与琴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琴声如同风穿梭于松间,而崖谷之中的声音,也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不仅是对视觉和听觉的描绘,更是对季节变化的感慨。
“庭鹤舞白雪,泉鱼跃洪流”两句,则转向了庭院中的景象,一方面是鹤在洁白如雪的环境中优雅地舞动,另一方面则是泉水中的鱼儿在洪流中自由跳跃。这些意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予欲娱世人,明月难暗投”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琴声希望给世人带来愉悦之情,但如同明月一般的美好事物往往不易持久。这里的“明月”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明月,也可以比喻那些难以长久保持的美好事物。
“感叹未终曲,泪下不可收”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弹奏琴曲时的情感波动和对逝去之事的感慨。泪水如溪流一般无法遏制,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
最后,“呜呼钟子期,零落归荒丘”两句,提及了古代贤才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对其才能未被重用的遗憾,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无奈。诗人似乎将自己的遭遇与钟子期相比较,感叹个人的才华与努力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只能随风而去。
“死而若有知,魂兮从我游”两句,则是对生死和灵魂永恒性的思考。即使在死亡之后,如果灵魂依旧存在,它也将继续跟随诗人游历,这不仅是对生命之外的向往,也是对现世不能实现的理想的一种超脱。
这首诗通过琴声、自然景象以及历史人物的引用,展开了一个关于时间流逝、人才凋零和个人的哀伤与超越的深邃主题。
不详
五湖春水接遥天,国破君亡不记年。
唯有妖娥曾舞处,古台寂寞起愁烟。
梧桐阶下月团团,洞房如水秋夜阑。
吴刀剪破机头锦,茱萸花坠相思枕。
绿窗寂寞背灯时,暗数寒更不成寝。
槐花结子桐叶焦,单飞越鸟啼青霄。
翠轩辗云轻遥遥,燕脂泪迸红线条。
瑶草歇芳心耿耿,玉佩无声画屏冷。
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
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
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