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

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

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

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

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

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

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

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在人间享受自由快乐,如同地上的神仙般逍遥。
诗人达到超凡的艺术境界,佛教徒领悟了真理的途径。
他的作品被朝廷收藏,音乐和诗歌广为传唱。
身处平凡,看世间沧桑变化,如木雁般自在。
他既是官吏又是隐士,儒学与道教都得以实践。
斋戒结束后,他对高雅的兴趣更甚。
中年的文采风华,晚年如松竹般坚韧。
他曾以书信传递情感,与佛门香火结缘。
虽想遁入醉乡,仍受色相束缚。
他喜好吹奏杨柳曲,为我翩翩起舞挥动金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态度和文学艺术追求的诗句。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开篇即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享受精神自由的愿望。接着,“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表明诗人对于文学的高洁追求和对佛教哲理的领悟。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则描绘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成就以及文学创作上的才华。随后,“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显示出诗人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态度。

“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一句,可能是对官职生活和个人修养的一种平衡态度的表达。紧接着,“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独特情感。

“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一句,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文学生涯的一个总结,表明即便年事已高,但对文字和书画的热爱依然如故。下面,“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的某些个人经历或信仰。

最后两句“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乐态度,以及对艺术的无限热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是一篇集文学、哲学、个人情感于一体的杰作。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

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

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

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

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

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

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

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摇。

远守惭侯籍,徵还荷诏条。

悴容唯舌在,别恨几魂销。

满眼悲陈事,逢人少旧僚。

烟霞为老伴,蒲柳任先凋。

虎绶悬新印,龙舼理去桡。

断肠天北郡,携手洛阳桥。

幢盖今虽贵,弓旌会见招。

其如草玄客,空宇久寥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

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

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

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

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

学堂青玉案,綵服紫罗囊。

麟角看成就,龙驹见抑扬。

彀中飞一箭,云际落双鸧。

甸邑叨前列,天台愧后行。

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书殿连鳷鹊,神池接凤凰。

追游蒙尚齿,惠好结中肠。

铩翮方抬举,危根易损伤。

一麾怜弃置,五字借恩光。

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

风行能偃草,境静不争桑。

转旆趋关右,颁条匝渭阳。

病吟犹有思,老醉已无狂。

尘满鸿沟道,沙惊白狄乡。

伫闻黄纸诏,促召紫微郎。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九华山歌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垆始开辟。

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

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仙。

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

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寄临东溟。

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九华山,九华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