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桃花与菊花交替盛放的情景。"桃换肌肤菊换妆"形象地表达了两种不同季节花朵的轮回更迭,其中"换"字用得巧妙,既指代换,又有装扮、变幻之意,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生机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只疑春色到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怀疑和期待,似乎春光总在重阳(即重复的阳光)中延续。
接下来的"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一句,更是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花朵的色泽比作天上的艳丽,并赋予其神奇力量,使得人间花朵在短暂的九日时间内也能展现出如此斑斓。这里的"偷将"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也透露出一丝超脱尘世的情怀。
"新艳冶,旧风光"则是对比鲜明的表述,一方面强调了新的花朵带来的艳丽感受,同时也没有忘记旧有的风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和欣赏。
最后两句"东篱分付武陵香。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则将视野转移到了私家园林中的花香传递,以及诗人在宴席上饮酒至醉,与友人相对而坐的情景。这里的"东篱分付武陵香"暗示着园中桃菊之香飘散,而"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则是一种诗意的幻觉,以至于在酒醉之际,将同席者误认为古代诗人陶渊明(即陶潜)或阮咸(即阮籍),可见诗人对文学前辈的崇敬和自己的生活情趣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观察自然、感悟生命的独特视角,还透露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与个人情怀,通过对桃花菊花生长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