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咏桃菊花

桃换肌肤菊换妆。只疑春色到重阳。

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

新艳冶,旧风光。东篱分付武陵香。

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桃花与菊花交替盛放的情景。"桃换肌肤菊换妆"形象地表达了两种不同季节花朵的轮回更迭,其中"换"字用得巧妙,既指代换,又有装扮、变幻之意,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生机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只疑春色到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怀疑和期待,似乎春光总在重阳(即重复的阳光)中延续。

接下来的"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一句,更是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花朵的色泽比作天上的艳丽,并赋予其神奇力量,使得人间花朵在短暂的九日时间内也能展现出如此斑斓。这里的"偷将"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也透露出一丝超脱尘世的情怀。

"新艳冶,旧风光"则是对比鲜明的表述,一方面强调了新的花朵带来的艳丽感受,同时也没有忘记旧有的风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和欣赏。

最后两句"东篱分付武陵香。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则将视野转移到了私家园林中的花香传递,以及诗人在宴席上饮酒至醉,与友人相对而坐的情景。这里的"东篱分付武陵香"暗示着园中桃菊之香飘散,而"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则是一种诗意的幻觉,以至于在酒醉之际,将同席者误认为古代诗人陶渊明(即陶潜)或阮咸(即阮籍),可见诗人对文学前辈的崇敬和自己的生活情趣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观察自然、感悟生命的独特视角,还透露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与个人情怀,通过对桃花菊花生长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八)饯刘恭父

浴殿西头白玉堂。湘江东畔碧油幢。

北辰躔次瞻星象,南国山川解印章。

随步武,谢恩光。送公归趣舍人装。

它年若肯传衣钵,今日应须釂寿觞。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三)

忆昔追游翰墨场。武夷仙伯较文章。

琅函奏号银台省,毡笔书名御苑墙。

经十载,过三湘。横楣丽锦照传觞。

醉馀吐出胸中墨,只欠彭宣到后堂。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三)

瞻跸门前识个人。柳眉桃脸不胜春。

短襟衫子新来棹,四直冠儿内样新。

秋色净,晓妆匀。不知何事在风尘。

主翁若也怜幽独,带取妖饶上玉宸。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二)

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郁轮袍曲惭新奏,风送银湾犯斗槎。

追往事,甫新瓜。飞蓬何事及兰麻。

一江湘水流馀润,十里河堤筑浅沙。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