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尹默对晋书陆云传的读后感。诗中,诗人沈尹默以王辅嗣(即王弼)为引子,赞扬陆云年轻时崇尚玄虚之学,对《老子》和《周易》有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感叹陆云英年早逝,使得他的学术思想仿佛回归了荒芜之地。然而,诗人认为陆云的精神与智慧如同陆机一样,深远而契合,他们的交流与理解达到了神明般的境界,无论生死,其道理相通。
诗人惋惜陆云的早逝,表达了对失去这样一位哲人的感慨,同时也感叹后世只能通过他的著作来追思和领悟他的思想。整首诗寓含对陆云学问的敬仰和对其学术遗产深远影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