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章以深沉的情感和庄重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的父母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首句“士林哀些为谁吟”,开篇即点出哀伤之情,仿佛整个士林都在为逝者吟唱,引人共鸣。接着,“欲慰银台痛恨心”一句,将哀思进一步深化,暗示逝者在天之灵可能也饱含遗憾与痛苦,诗人试图以诗歌来抚慰这份心灵的创伤。
“芸掩父书宁忍读,泪随乌鸟故难任”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父亲遗书时的不忍与泪水如乌鸟般难以承载的悲痛。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而强烈。
“牛眠地远山千仞,凤阁文雄字万金”则转向对逝者生前成就的追忆。牛眠地象征着逝者的安息之所,千仞高山则寓意其地位或功绩的崇高。凤阁文雄字万金,则是对其才华与文采的高度赞扬,字字珠玑,价值连城。
最后,“他日陇阡重作表,想应松柏已成阴”两句展望未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墓前立碑的期待,以及对逝者灵魂得以安息、墓畔松柏茂盛的愿景。这一愿景既是对逝者的一种寄托,也是对生命永恒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挽章不仅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还蕴含了对人生、亲情、成就与永恒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