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答罗同年忆楸花之作》。诗中以回忆与友人的相聚之乐,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为主线,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勾稽严密不通宾,因见楸花忆去春”开篇即以楸花为引,唤起对往昔春天的回忆。楸花的盛开,不仅勾起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勾稽”可能是指诗人在整理思绪时的严谨与细致,但“不通宾”则暗示了与友人的交流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留下了一丝遗憾。
颔联“当日同僚尝把酒,于今邑子远思人”直接点明了与友人的过往情谊。诗人回忆起与同僚共饮的欢乐场景,而如今却只能在远方思念着友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颈联“临安草木皆蒙锦,金谷池塘各斗茵”通过描绘临安(杭州)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这里将草木比作锦,池塘比作茵,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富丽堂皇,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品质的怀念。
尾联“自笑痴儿了公事,经年不识酒沾唇”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在忙碌的公务中,他已许久未享受饮酒的乐趣,这既是对过去悠闲生活的怀念,也是对当前工作状态的一种无奈表达。通过这一联,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楸花的回忆、与友人的往事、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