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濂洛暨关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无极而太极,性命发其秘。

先天而后天,理数稽其至。

四书共群籍,精微穷奥义。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

谓教以渐进,谓功可直遂。

为说虽殊科,其归同一揆。

践修本诚敬,讲贯非口耳。

要在绝己私,浑然循天理。

启钥以抽关,发蒙而警聩。

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

形式: 古风

翻译

历经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道统几乎要衰落。
濂洛关中的学术,源自洙泗源头的传承。
宋朝乾淳时期的众多大儒,他们的学派有何不同。
从无极到太极,生命和宇宙的奥秘在其中展现。
先天与后天,道理和数理被深入探究。
四书与各类典籍,探讨着精微深奥的义理。
区分正道与异端,剖析得毫无遗漏。
主张教育循序渐进,认为功业可通过努力达成。
尽管观点各异,但目标一致。
实践修行基于真诚敬畏,讲解并非仅靠口舌。
关键在于去除私心,完全遵循天理。
开启智慧之门,启蒙懵懂之心。
后辈有明确的学术导向,绝学得以延续。
作者已无法超越,或许等待百代后人来评价。

注释

寥寥:稀少、很少。
道统:儒家学术的正统传承。
濂洛:指周敦颐、程颢、程颐等理学大师。
洙泗:古代鲁国的两条河流,象征儒家学问的发源地。
乾淳:宋朝皇帝赵构的年号。
无极:道家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状态。
性命:生命和本质。
先天:道家哲学概念,指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
后天:道家哲学概念,指宇宙生成之后的状态。
群籍:众多的书籍和文献。
五常: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
异端:偏离正统的思想或信仰。
渐进:逐步发展,逐渐进步。
直遂:直接达到目的。
一揆:原则,准则。
践修:实践修养。
诚敬:真诚和恭敬的态度。
绝己私:去除个人私欲。
天理:自然法则,天道。
启钥:开启智慧的钥匙。
警聩:唤醒昏昧的人。
宗:遵循,效仿。
绝学:失传的学问,罕见的知识。
蔑以加:无法再增加或超越。
百世:很多世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卫宗武创作的,名为《理学》。诗中蕴含深厚的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探讨了理学的核心概念。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关切。"寥寥二千载"指的是自古以来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而"道统"则是指儒家文化的正统与延续,表明在漫长的历史流转中,这一文化血脉几近断绝。

濂洛暨关中,浚源接洙泗。

这里描绘了一个广阔的地理范围,从洛阳、关中到浚源和洙泗,展示了诗人对于地理环境的熟稔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乾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乾淳"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些重要儒家学者,如周敦颐、张载等人。"流派何以异"则是在探讨这些伟大的思想家的学说为何各具特色。

无极而太极,性命发其秘。

这两句引用了《易经》中的概念,"无极而太极"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和最高原理。诗人通过这一哲学观点探讨自然与生命之谜。

先天而后天,理数稽其至。

这里继续讨论《易经》的思想,"先天"与"后天"分别代表了宇宙生成之前的自然秩序和之后的人为秩序。诗人试图深入探究这些哲学概念背后的道理。

四书共群籍,精微穷奥义。

"四书"通常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强调了对这类文献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其深刻意义的重要性。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

"五常"指的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而"异端"则是那些与正统思想不同的学说。诗人主张对这些不同观点进行辨析,以明确正误。

谓教以渐进,谓功可直遂。

这两句表达了教育和修养的过程应当逐步推进,不应急于求成。"谓教"指的是对知识和道德的传授,而"谓功"则是指个人的修养与成就。

为说虽殊科,其归同一揆。

诗人强调尽管教育和修养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目标都是统一的,即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践修本诚敬,讲贯非口耳。

这两句强调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应当以真诚、恭敬为本,而不是仅靠言语和耳濡目染来完成。

要在绝己私,浑然循天理。

诗人主张个人应当超越私欲,顺应自然的法则,即"天理",达到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

启钥以抽关,发蒙而警聩。

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开锁解脱、清除迷雾来比喻教育和修养过程中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与领悟。

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

诗人鼓励后来的学者应当有所追求和信奉,同时对于已有的学问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能够继承发展。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后人的期望,他的作品虽不完美,但希望它能为后来的世代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塘晚步

数亩涵空碧,波光可染衣。

荷枯惟藕在,荻老作花飞。

水净游鳞见,天寒过雁稀。

十分清绝处,秋月散明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隋炀帝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谲,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

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以蹙。

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

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

形式: 古风

雪晴

岁穷候严冱,木石冻欲折。

寒云尽四垂,乾坤清气发。

仙人唾珠玉,琐碎自天落。

神功忽收敛,声光随息绝。

暮夜风怒号,飘泛动几格。

老夫卷书坐,灯焰耿明灭。

炉存火已微,瓶罄酒莫索。

拥衾作龟缩,毛骨冷于铁。

皓色倏浮窗,疑雪复疑月。

推枕晨启扉,金乌已赫赫。

桃符即换岁,椒盘行送臈。

谁其呼滕六,为我作三白。

形式: 古风

喜晴

朅来古寺当初寒,垂垂冻风不肯乾。

出门泥滓跬步艰,蛰处无异虬蛇蟠。

剪花呈瑞天破悭,铸出八九银巑岏。

使居城市那得看,衒耀老眼真奇观。

霅然阳明忽开张,俄复飞溜声潺潺。

痴云布濩封乾端,冥濛莫睹双跳丸。

噫气夜号力撼山,平明推上赤玉盘。

群阴解駮宇宙宽,草木禽鸟俱欢颜。

金乌行空振羽翰,扬辉散彩送我还。

却怜残蜡犹欠三,日不屡数岁欲殚。

盈尺为瑞俄顷间,天公变化应无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