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三)

炎光缺风雅,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谢朓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属于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

首句“炎光缺风雅”表达了一种夏日阳光强烈而缺乏清风之雅的意境,体现出一种生机勃勃但又略显沉闷的气氛。紧接着,“宗霸拯时伦”则是对时事的反思,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于社会秩序或道德规范的关切。

“龙德待云雾”中的“龙德”通常指代帝王的德行,而这里“待云雾”则给人一种悬而未决、神秘莫测之感,可能是在暗示期待着某种救赎或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接着,“令图方再晨”则是在描绘一幅早晨的景象,或许在表达希望新的一天能带来新的开始和希望。

“岁远荒城思”中,诗人通过“荒城”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情怀。这里的“荒城”可能是对过往时代的回忆或对某种失落事物的追思。而“霜华宿草陈”则是在描写秋末冬初的景色,霜花覆盖在久无人迹的草地上,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英威遽如是”表达了一种壮丽而又短暂的情景或状态,而“徘徊歧路人”则是在描绘诗人自己或某类人的迷茫与徘徊,或许是在表达对于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其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以及对于未来和人生道路的探索与期待。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四)

分悲玉瑟断,别绪金樽倾。

风入芳帷散,缸华兰殿明。

想折中园草,共知千里情。

行云故乡色,赠此一离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五)

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

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

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

春物广馀照,兰萱佩未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六)

连漪映馀雪,严城限深雾。

清寒起洞门,东风急池树。

神居望已肃,徘徊举冲趣。

栖归如迟咏,丘山不可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始之宣城郡诗

下帷阙章句,高谈愧名理。

疏散谢公卿,萧条依掾吏。

簪发逢嘉惠,教义承君子。

心迹苦未并,忧欢将十祀。

幸沾云雨庆,方辔参多士。

振鹭徒追飞,群龙难隶齿。

烹鲜止贪兢,共治属廉耻。

伊余昧损益,何用只千里。

解剑北宫朝,息驾南川涘。

宁希广平咏,聊慕华阴市。

弃置宛洛游,多谢金门里。

招招漾轻楫,行行趋岩趾。

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

形式: 古风